建议内容:
政府报告中提出:加快农副产品出口加工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富有特色的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继续加大各项惠农政策扶持力度。我们深受鼓舞。汪疃这个方面有优势,特别是打造万亩葡萄种植产业,给葡萄酒业配套。要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需要规范大量的种植土地,就要成立相关的技术指导机构和聘请相关的技术人才等,这就意味着政府惠农政策与支农资金的扶持。
代表姓名:吴加友
答复内容:
吴加友代表: 您提出的“加大对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惠农政策,特别是财政支农资金的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战略部署,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普及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2006年,各级财政安排用于支持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达1000多万元。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完成调整面积195万亩,发展特色镇38个,发展区域性经济产业带7条,建设各类千亩以上特色经济方119处,粮经比调整到44:56。果品总产达到69万吨;花生播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总产25万吨;蔬菜面积从24万亩增加到31.5万亩,总产量从80万吨增加到107.2万吨;中药村种植面积由0.6万亩发展到6.2万亩。在推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工作中,重点抓了以下几项: 一、依靠科技优化品种,推进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立足本地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采用新品种,使用新技术,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建立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威海实验站,引进、试验马铃薯、玉米、花生等新品种318个。科学搭配果树树种、品种,推广优系富士、红将军、嘎拉、砂梨系列等优质品种十多个。开展了油菜品种引进与示范开发课题研究,平均产量达到全国传统油菜产量的2—3倍,目前,已与有关企业签订了为期5年,合同供应量达100万吨的油菜籽合作协议,为实现油菜“订单”生产,推进油菜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龙头带动基地发展,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围绕果品、蔬菜、花生、药材等主导优势产业,选择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带动能力强、产品创汇率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全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222家,过亿元的66家。国家、省、市三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家、18家和60家。通过龙头带动,初步建成花生、果品、蔬菜、中药材、乳品、裘皮、水产品、海藻等12大出口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在推进果业调整过程中,市政府先后投入400万元,对新上千吨以上气调库每座补助30-5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气调库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冷风库、气调库154座,总容量31万吨,累计为农民增加收入15亿多元,同时带动了果品的出口创汇。2005年鲜果及制成品出口6.74万吨,创汇4078万美元,创汇额首次超过我市的花生产品,为5年前的12倍,成为我市的第二大出口农产品。 三、标准生产提升质量,提高特色产品竞争力。从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技术推广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和监督检查体系入手,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是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先后完成粮食、果品地方标准8项,编制了《农业标准汇编》(种植业部分),收录了适合我市种植业的国外农业标准法规24项,国家农业标准10项,无公害食品标准53项,绿色食品标准14项。二是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班,普及标准化知识。在荣成、文登、乳山实施苹果非疫区建设项目,全市苹果主要产区全部纳入非疫区建设体系;建立农产品出口绿卡行动计划示范基地,推行农业良好操作规范(GAP),并将实施品种由花生扩大到蔬菜产品。三是鼓励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定出台了《威海市农产品认证(认定)奖励办法》,对当年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分别给予2万元、4万元、6万元和10万元的奖励。《办法》实施以来,全市新增认证“三品”129个,是之前历年发展总和(70个)的1.8倍,有65个产品正是申报和检测之中。 根据您的建设,结合我市实际,下一步重点抓好下面几项工作: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充分财政资金的“种子”资金效应,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扩大特色产业规模。 二是扶持壮大龙头,带动发展特色产业。认真落实产业化扶持政策,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立足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新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带动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鼓励引导优势作物种植区的对接,发展大片、大方、长线。 三是政策引导质量认证,促进品牌建设。认真落实《威海市农产品认证(认定)奖励办法》,调动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证积极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农业品牌,创建农业名牌。 四是加强实用技术指导,培育新型农民。继续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行动计划,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搭建农业科技直接进入农户的示范平台。积极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培育农村技术骨干和经济带头人。 您在建议中所提的建设万亩葡萄园项目,各级农业部门将在规划论证、技术指导、土地流转等方面搞好服务和指导。 以上意见不当之处,请指正。
答复单位:威海市农业局
2007年7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