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代表建议>2007年
关于公交站点延伸至和徐疃工业区的建议

发布日期:2007-12-03 16:50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人大字号:[ ]


建议内容:

    目前,和徐疃工业区已有两家企业正常运营,随着工业区内企业厂房建设的陆续峻工投入使用,会有更多的企业职工到这里工作和生活。为方便企业及企业员工,建议在和徐疃工业区内设立一处公交站点。

                                                     代表姓名:姚洪纯

答复内容:

姚洪纯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公交站点延伸至和徐疃工业区的建议收悉后,我局先后多次进行研究,现根据市政府关于推进市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加快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部署要求,再次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合先导性作用。几年来,市区不断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环山路、环海路、世昌大道等一批城市主次干道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十五”期间,城市道路、桥梁的投资较“九五”时期增长了22.2倍;城市道路长度由393公里增长至612公里,道路面积由602万平方米增加到1273万平方米。城市路网框架日益完善、道路等级不断提高。
  但与此同时,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城市交通特别是公共交通现状仍难以适应城市交通需求:一是公交分担率较低,市区公交运输年出行量8000多万人次,在城市交通运输总量中的分担比例低于国家规定的20%的标准;二是公交运行水平有待提高,市区公交运行模式、运转效率、舒适程度不能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小客车、老旧车辆比重仍然较高,个别司机和经营业户存在超载、抢道等问题,影响交通安全,群众意见较大;三是公交线路布局不尽合理,受城市地形结构复杂、主次干道结构不合理、道路功能层次不清等影响,公交运力主要集中在城市主干道,导致公交覆盖范围偏小、居民乘坐较为不便,使市民非机动化出行比重较高,步行、骑自行车的出行量达到50%左右。上述问题的出现,使中心城市主干道交通压力与日俱增,制约了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的发挥,影响了开放城市形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妥善地加以解决。
  二、当前进展
  针对我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2006年下半年先后多次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研究促进城市公交发展和编制《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等问题,明确以下几个重点工作:
  第一,坚持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按照“公交优先、规划先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合理调控和使用道路资源,大力推进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公交车辆更新改造,切实改善公交乘坐环境,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方便群众出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2007年,计划更新公交车300部,目前已购置更换172部,计划于“十一五”末,达到市区公交车万人拥有率12标台的目标。
  第二,抓紧编制《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由市规划局通过公开竞标方式,确定国内一流院所——上海城市交通研究所作为编制单位,完成了覆盖中心城市全范围的综合交通规划,并兼顾了与荣成、文登、乳山三市以及青岛、烟台的交通衔接问题,近期规划目标为:到2010年,在市区常驻人口达到100万人的情况下,中心城市平均车速达到不低于35公里/小时的国家畅通城市标准;将新增张村客运站、草庙子南站、泊于东站等4个客运枢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便捷换乘;将积极完善公交场站布局,增建一批公交枢纽站、首末站、港湾车站和停车保养场等设施。
  第三,继续加大城市公交设施投入力度,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已启动总投资为8亿元的GEF城市公共交通示范项目世行贷款申请程序,以财政贴息方式,加快公交事业发展,力争全面形成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相衔接、与市区产业布局相协调、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相适应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市GEF示范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已于2007年7月份成立,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以尽快通过省发改委的立项审批和省环保局的环境评估,使项目早日实施,及早见效。
  第四,切实加强对公交企业的监督管理,全面整顿公交行业经营秩序,改善车容车貌及司乘人员服务质量,杜绝公交车辆特别是小公共汽车的超速超员、抢客压点、野蛮待客等现象,尽快树立起我市公交行业的优良形象;要求广大公交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挖掘潜力,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千方百计地提高经济效益;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公开企业运营成本、效益等情况,争取社会对城市公交事业发展的理解和支持;要解放思想,规范运作,积极稳妥地做好市区小公共汽车的淘汰取消工作,净化经营秩序,保持社会稳定。
  我们相信,通过上述四项工作措施的逐步落实到位,到2010年,市区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必将有一个很大的发展,公交运行效率和整体服务质量将有一个质的提高,群众乘车难、出行不便的问题将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三、建议事项办理措施
  综合分析和徐疃工业园区的公交运输布局,我们发现,该区域现有28路公交车在运行,并按照国家城市公共交通站点设置标准,在双轮集团550米范围内设置了公交站点,从实际调查情况看,基本能满足区内群众乘车需求。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该站点的设置,与和徐疃工业园的长远发展、与双轮集团公司职工上下班交通需求及业务发展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对此,采取以下两条解决措施:
  首先,积极调整和徐疃工业园附近的公交线路走向,争取年底前在双轮集团附近论证设立公交站点,进一步缩短等待时间,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职工出行。
  其次,合理调整和徐疃工业园及周边区域的公交设施规划布局,结合正在编制《威海市城市公交专项规划》,将您的建议纳入规划编制中,并本着“科学规划,统筹布局,超前建设,分布实施”的原则,加快规划的实施进程,以从根本上解决建议所反映的问题。届时,我们将专题征求您对规划方案的宝贵意见。

                                           答复单位:威海市交通局

                                                  2007年7月16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