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代表建议>2011年
关于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九龙湾海岸线遭受严重侵蚀问题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1-12-19 15:08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人大字号:[ ]


建议内容:

    九龙湾岸线西起海上公园北端,东至威海新港西侧,全长3.5公里;是我市“千公里幸福海岸线”的关键环节。经区工委、管委高度重视九龙湾的规划建设,本着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精心组织国内外多家知名设计公司和专业机构,对该区域环境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进行反复咨询、策划和论证。2010年6月,历经多年多轮次修订完善的《九龙湾控制性规划》经市规划委员会审查通过,与会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规划的九龙湾“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打造城市南部高端商贸中心,融合酒店娱乐商务、商业文化等功能,将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景观效果”。
    为进一步改造提升九龙湾周边环境,加强环境保护,自2007年开始,经区先后投入4700多万元,组织实施了九龙湾区域长峰河和九龙河的环境治理以及岸线综合整治保护工作,并委托山东港通工程管理咨询公司完成了九龙湾岸线整治保护方案设计,拟今年投资5000万元抓紧实施。然而,就在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岸线整治保护进入施工图设计之际,山东港通公司技术人员在现场调查时,发现九龙湾地形地貌及海洋现状与2007年至2008年间先期调查结果相差较大,周边环境正在迅速恶化,情形十分危急。主要表现在:沿海护岸工程遭海浪侵蚀损坏严重,海上公园部分护岸设施基部沙土己被抽空,面临较大威胁;海上公园东侧及九龙湾南侧海水浴场原有沙滩大面积减少,且存在急剧泥化现象;由于沙滩退化引起海水倒灌和大面积侵蚀陆地,已经对沿海防护林造成一定损毁,并直接威胁到今后林木的存活。对此,山东港通公司组织港口、海洋工程方面专家,对九龙湾岸线侵蚀破坏情况进行了综合调查。通过查阅海洋基础资料,与2007年、2008年地形地貌进行比对分析,与蓬莱港建设相同案例进行类比分析,初步认定,东侧威海新港码头及航道施工是造成九龙湾区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首先,威海新港自2008年底起,在原修建的5万吨级航道基础上,扩建了一条7万吨级航道及一段3万GT客货滚装船航道。其中,7万吨级航道长4722米,有效宽度180米,水深14.6米;3万GT客运航道2500米,有效宽度160米,水深9.1米。航道疏浚主要采用吹填方式进行造地,即:使用机械抽取航道和港池所在位置的海底泥沙,回填到码头围堰中。仅本次吹填总量就高达400万立方米,使得九龙湾海域原先平衡稳定的沙体发生大规模、不可逆的转移流失。其次,港口工程专家认为,九龙湾周边水工构筑物建设会造成该区域海流发生一定改变,进而使原来的岸线产生变化。由于九龙湾南部、西部岸线离港口更近,威海新港码头建设、填海造地对周边的影响恐比蓬莱港建设所导致的后果更加严重。
    九龙湾作为我市不可多得的重要海湾,认真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涉及港口发展、海洋保护、城市建设等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建议:1、把威海新港建设与九龙湾的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兼顾,通盘规划,科学推进。2、威海新港应停止从海底抽沙回填工程。3、成立由规划、交通、海洋、环保、林业等部门组成的九龙湾岸线保护工作联合调查小组,全面调查论证威海新港建设对九龙湾海域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科学制定治理保护措施,努力恢复九龙湾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港口建设与区域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代表姓名:王德军 宫志文 谷元强 盖波 丛明 陈倩 纪华艳 于艳丽 杨机勇 孙闰展
答复内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