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代表建议>2013年
关于在城区增设自行车公益固定停车位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3-12-16 10:00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人大字号:[ ]


建议内容:

  自行车作为绿色便捷的交通工具,已成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职工的重要出行方式,数量极大,设置公益固定停车位已成为急需之举。一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需要,规整自行车乱停乱放现象,形成环境卫生管理网格化布局,实现了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的转变。(如图)二是城市人性化管理的需要,设置公益固定停车位,减轻车主四处寻找停车处与繁琐锁车的负担,方便居民车辆的存储,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延伸和城市实施人性化管理的体现;三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需要,设立固定停车位进行规范管理,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有助于市民素质的提升,文明城市的创建。
  自行车相关配套服务还不够完善,忽视了自行车出行的便利。以竹岛辖区为例,基本上没有自行车公益固定停车位,无法满足自行车停车需求。市民外出办事,自行车大多随意停放在银行、超市等门口,与机动车辆混杂停放,既给自己和机动车移动带来不便,也给行人通行造成阻碍;有的车主将自行车停在盲道、道路两侧、行人通道等处,不仅容易失窃,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有碍市容市貌。
  为了能让市民尽可能做到绿色出行、保护环境、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现提出以下建议:
  1.在公共部位增设自行车公益固定停车位。包括商场、超市、公交站点附近、剧场、影院、储蓄点、银行、会议会展中心、公园、图书馆、广场等车流量大、人流往来频繁的地方。
  2.具体设置地点。在断头路的路头、公交车站点的两侧、机动车停车处的前方或后方等处设置自行车固定停车位,既不影响交通秩序,节省通行空间,又方便市民停车、出行等。
  3.自行车服务纳入公益性服务。把自行车固定停车位设置工作作为政府的惠民工程来做,让市民享受免费停车位。

                                          代表姓名:李  亮

答复内容:

尊敬的李亮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城区增设自行车公益固定停车位的建议》收悉,我们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落实。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了促进城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加快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变,预防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针对当前我市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分担率较低的实际情况,2012年市建委组织编制了《威海市域绿道网规划》。该规划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构建慢行休闲交通为目标, 计划2013-2015年,在全市范围内同步启动市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建设,初步形成多层次的绿道主网络,基本实现各区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的衔接互通,实现绿道网主框架的全线贯通。到2020年,市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全面建设完成,形成市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三级绿道网结构,建设完成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景观丰富、服务周全的具有威海山海特色的绿道网系统。
  二、相关工作进展情况
  根据《威海市域绿道网规划》,2013年,计划实施威海市域绿道网示范工程,在中心城区完成塔山公园至顺河街(全长2.9公里)、威海公园至悦海公园(全长4.5公里)等绿道示范段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慢行健身系统、标识系统、植物配置、配套服务和自行车安放点等公共设施系统。目前,已经在环翠楼公园积水潭设置了自行车停放装置,在地下停车场南卫生间东侧安放了自行车停放标志;塔山公园在南入口设置了自行车停放装置;幸福公园在北入口地下停车场东侧增设了自行车停车装置,在幸福门南侧安放了自行车停放标志。另外为了方便广大市民停放自行车,在市建委所管理的公园、广场内适合停车的位置均免费对外开放。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威海市域绿道网规划》,在加快市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建设的同时,加快自行车停车位建设,以形成多层次的绿道主网络,方便市民出行、停车,以此提高我市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分担率,促进城市交通资源合理配置。
  在此,对您提出的建议表示感谢,并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我们的工作进步。
       

                                          威海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3年5月23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