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代表建议>2013年
关于建设机械式(框架)立体停车场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3-12-16 10:06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人大字号:[ ]


建议内容: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体现出人民群众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追求,最受人民关注的衣食住行正在向更高标准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涌现出的家庭轿车现象,几乎普及了全国每个城市,威海市也已经进入了汽车时代,随之而来的停车难问题日见突出。中心商业区、行政区、住宅区、重点中小学及医院周边停车泊位匮乏尤为突出,违停高发。由于没有车位,很多车辆停在路边,原本不宽的小街巷便被车辆占据一大部分,使正常车辆无法错车通行。此外,市区一些繁华街道、学校周边乱停车现象十分严重,尤其周末和上下班高峰期,乱停车现象就更为突出,交通堵塞日趋严重,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大问题,影响了城市形象。
   以威海小商品批发市场为例,市场现有业主300多户,就业人员近千人,自2002年8月开业以来,广场原来设计的200多个停车位,当时只零星的停放着几辆运输货车,家庭代步车寥寥无几,而至今十年来,已经发展到几乎户户有车辆,甚至个别业户拥有2辆3辆以上,过去宽敞畅通的停车场,现在已经拥堵不堪,现只供业户停车已力不从心,外来购物的消费者更是一位难求,造成严重困扰,更有放弃购物念头。因此,停车难不仅困扰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也有可能成为阻碍我市及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针对此类现象,很有必要采取措施尽快缓解我市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现在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大中城市有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发展立体停车场,“立体停车场”是今后停车场建设的主要方向,是我市解决“停车难”、乱停车和缓解交通拥挤的必然出路。据有关部门统计,汽车10%处于动态,90%处于停车静态。而且,传统停车场停50辆车需要占地1650平方米面积,而采用立体停车场只需占地50平方米。从工程造价来说,同样50个车位,传统建设需750万元,而立体停车场建设仅需400万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立体停车场具有占地面积小,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高,并且具有存取方便快捷,安全可靠、造价相对低廉,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为此建议政府部门能尽早调研,提前规划,通过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努力建设立体停车场,以解决我市现有的停车难问题。

                                          代表姓名:张传军

答复内容:

张传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机械式(框架)立体停车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停车设施现状基本情况
  据统计,目前市区机动车保有量为23.18万辆,其中小型汽车14.2万辆,年增增长率约为20%,而道路与停车位建设速度明显滞后于车辆增速。加之历史欠账多、部分配建停车场被挪作他用等原因,停车难,尤其是中心城区停车难的问题将在长期困扰我市。
  二、停车设施规划情况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我局在编制综合交通规划和综合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时,通过详细调研,确定了“以配建停车场为主体、公共停车场作为重要补充”的停车设施建设原则。在规划执行中,一方面,对于新建项目,我们严把规划审批关,落实停车位的有关规定,确保满足配建停车位要求;另一方面,考虑到历史原因,市区公共停车场较少,我们还根据停车需求,规划新增27个路外公共停车场,其中,中心区规划新增6个路外公共停车场,中心区以外区域规划新增21个路外公共停车场。
  三、立体停车设施建设情况
  立体停车设施具有占地面积小、停车容量大、管理方便、绿色环保等特点,但其建设费用和日常运行费用较高,运行耗时较长,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景观。我市曾在居住小区内规划建设有机械停车场,已建成运行的文化名居小区机械式停车场,从实际运行情况看,由于购买、使用费用高,目前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我市中心区现有停车场用地产权大多私有,立体停车设施需要各停车场管用单位自行建设,且停车设施建设投入大、回报小,因此实施难度较大,难以推广。
  四、缓解中心城区停车压力的措施
  停车难是一个系统问题,要缓解停车难,需要采取系统化的解决措施。
  首先,疏解中心城区功能。我市长期以来一直是单中心城市,城市外围组团无法承担商业、医疗等服务功能,中心城区交通压力较大。因此,我们规划依托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建设威海站、威海北站综合交通枢纽,进而带动周边城市建设,在经区、高区形成城市副中心,改善目前我市单中心局面,缓解中心城区停车压力。
    其次,鼓励停车产业化。应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严格执行停车收费管理办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停车设施建设,不断增加停车位数量。
  第三,防止地下停车库被占用。与交警等相关部门共同采取措施,保证配建停车位数量,防止已建成的地下停车库挪作他用。
  第四,严格执行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对于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大中型超市、宾馆等公共设施,均应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对于采取地下车库等普通措施无法满足停车需求的建筑,在规划阶段可要求其建设地下立体停车设施。
  您提出的建议,为我市解决停车难问题提供了思路,我们将在今后的规划中统筹考虑,并予以落实。
  感谢您对城市规划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威海市规划局
                                            2013年7月11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