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品牌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 ||||
| ||||
建议内容: 我市拥有无花果、西洋参、樱桃、苹果、水产品等一批特色农产品资源。但目前,除了水产品发展较好之外,其他特色农产品普遍面临“东西虽好但少为人知”、“有货无价”的尴尬现状,农产品产业链延伸度低,没有品牌或品牌知名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市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度很小。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农业生产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我市农业生产和经营者大多是农民,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思想的影响,缺乏市场观念和品牌意识,许多优质特产因无注册商标和创建品牌,导致价格优势和竞争优势不强。同时,由于缺乏品牌保护意识,常常出现品牌被盗用或假冒的情况,使品牌农业缺乏发展后劲。 二是品牌农业营销的组织力量较弱。在品牌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农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入社农户比例低,达不到提高农民组织程度的目的,在发展产业经营,实施品牌农业战略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品牌农业市场影响力不强。已有的品牌在同一地区同一类产品中,往往出现品牌众多、“一品多牌”的现象。企业之间往往没有统一的技术和品质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仅未能形成有效的产业优势,反而分散了消费者的注意力,造成品牌形象受损。 四是品牌农业创建扶持力度不够。我市农业企业规模较小,拿出的品牌宣传费用很少。农业品牌的创立投入大、培育时间较长,仅靠企业很难实现,需要市区两级政府共同重视,制定品牌农业发展规划,建立品牌农产品认证激励机制,提供专项创建经费保障。目前这些措施的缺位,导致企业创建品牌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了品牌农业发展。 如何加强我市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现建议如下: (一)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品牌发展规划 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尽快出台威海市品牌农业发展规划,明确品牌建设重点,分层次、分年度、有计划地培育,建立市、县、镇三级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机制,引导支持企业培育、创建和整合品牌。 (二)注重商标注册和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鼓励和引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纪人、营销户等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增强商标意识,开展商标注册,促进农产品品牌上市。支持和鼓励传统农产品、历史品牌产品的集中产区,积极申报原产地保护和地理标志,树立威海无花果、文登西洋参等一批农产品区域品牌。 (三)注重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创建品牌 要下大力气培育发展一批农产品流通主体,选择条件成熟的地区,建设特色农产品物流集散地,促进农产品的销售。重点培育扶持产地及销地等有较强生产开发加工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的流通企业,抱团成立威海品牌农产品产销联盟等品牌营销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加大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的培训力度,提高流通主体的整体经营水平。 (四)注重推行标准化管理 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应用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制定完善优势产业主推品种的地方标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成完善市、县区两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 (五)关于注重品牌的包装和宣传策划 统一品牌宣传和策划,充分运用各种媒体,推介宣传品牌,扩大集体商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加强与媒体合作,大力宣传推介品牌农产品和品牌企业,在全社会营造“宣传品牌、支持品牌、发展品牌、保护品牌”的良好氛围。积极组织参加展销会,利用网络营销,宣传我市品牌农产品。鼓励和帮助企业开展品牌宣传,正确引导消费,提高品牌农产品的竞争力。在农产品品牌的设计和培育中,指导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强化浓厚的人文、风土气息,塑造农产品品牌的个性特色,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提升品牌价值。 (六)关于注重农业品牌的扶持保护力度 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培育和保护工作。对获得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等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并在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职业培训,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认定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品牌企业。 代表姓名:荣风虎 答复内容: 荣风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品牌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品牌农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市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把提高农品质量、争创品牌作为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批产品被评为山东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一批企业获得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为推动企业上档升级、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各级农业部门确立“龙头强农、龙头富农”的工作思路,落实各级产业化扶持政策,出台了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三品”认证等一系列奖励办法,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实施以矮砧轻减集约的现代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技技术示范推广,传统产业基础得到巩固,新兴特色产业得到发展;组织龙头企业开展了一系列农产品展示推介促销活动,有力地开拓了国内国际市场,宣传了威海品牌形象。目前我市农业品牌建设已初具成效。 (一)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威海农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品质优良,是著名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区。花生、苹果、蔬菜和中药材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基础稳固,无花果、大姜、茶叶、加工型红薯、樱桃、蓝莓、葡萄等新型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常年花生面积100万亩,总产25万吨;水果面积50.6万亩,总产94万吨左右;瓜菜面积30万亩,总产95万吨左右。特色产业方面,无花果面积近5万亩,西洋参面积近4万亩,种植面积均居我国前列。荣成海带、乳山牡蛎、昆嵛山樱桃、里口山蟠桃、威海花生等土特产名扬中外。 (二)培育了一批知名品牌。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市品牌农业已初具规模,在农产品商标注册,名牌创建和农产品认证方面已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截至2014年底,全市涉农产品商标2778件,占全市注册商标总量的22.9%,其中,荣成海带、荣成大花生、威海无花果、威海刺参、乳山牡蛎、乳山大姜、乳山板栗等9个农产品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地理标志商标;威海海带等3个产品在国家质检总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威海野生刺参、荣成绿茶、荣成苹果等36个农产品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其中种植业24个,水产业9个,畜牧业3个;农产品商标建设方面,获山东著名商标21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山东名牌54个,中国名牌3个;“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三品”认证方面,目前全市通过“三品”认证产品累计1173个,标准化基地面积累计达到158.8万亩。 (三)健全了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在全省率先建立健全了农业综合执法、农产品监督管理、检测检验、农资配送、标准规程五大体系,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监督管理网络。市及各区市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在64个农业镇、街道办设立了农安站,2600多个村(居)设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市、县(区)两级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将全市农资生产经营单位、“三品”认证基地及各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全面加强监督管理。 (四)培育了一批行业领先的加工企业。威海农产品加工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截止2014年底,全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的龙头企业达到了350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91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4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37家。2014年全市农产品出口额18.5亿美元,上缴税金20.4亿元,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778余亿元,累计带动农户98.2万多户,带动生产基地312.4万亩,农户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获得的收入达50.03亿元,户均收入达5095元。已初步形成了海藻、水产、花生、苹果、罐头、肉食、皮毛等多个产业集群,涌现出好当家、泰祥、家家悦、金果、清华紫光等众多行业知名企业。水产品、花生、果品等加工技术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企业技术水准达到了国际领先。 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制定农业品牌培育规划。组织力量对我市优势农业资源从地理分布、市场优势和品牌培育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摸清家底,找准优势。结合省政府推进农业品牌“四个一”创建目标,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全市推进农产品品牌实施方案。同时,积极引导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模式。利用山东品牌农产品网上商城,逐步打造我市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展销我市特色农产品。 (二)加大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基地是品牌生存之本,也是品牌建设的基础。立足我市农业资源现状,瞄准市场需求,搞好优势农产品规划和布局;积极稳妥地推广土地流转,依托龙头企业建设基地、大农场,实行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基地”的合作模式,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逐步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对标准化基地建设成效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在产业化扶持资金奖励上给予倾斜。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质量是农产品的生命线,也是创树品牌的根本。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市场监管和质量监控作用,狠抓农业投入品市场整顿,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进一步完善产品检测检验体系,自检防范体系、检查监督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加快建设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推动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继续加大打击假冒伪劣行政执法力度,从严打击各类品牌侵权行为,保护品牌健康持续发展。 (四)扶持品牌建设主体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是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主体。当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拥有较强的带动力和经营能力时,品牌的整合和提升才成为可能。继续加大对名牌农产品生产企业在技术改造、银行贷款、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扶持,重点向创建、拥有农业品牌的企业和基地倾斜;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山东名牌等著名品牌的实施资金奖励。 (五)加大农产品宣传推广力度。好的产品需要宣传,好的产品需要包装。整合各种农产品推介展示资金,设立威海市名优农产品推介专项资金,通过部级、省级重大展会推介平台开展威海名优农产品推介活动。下一步,通过省政府推进农业品牌“四个一”创建目标,开展威海名优特农产品形象策划、宣传活动,利用威海年3000多万游客的有利条件,在进出威海的青威、烟威、机场、港口等进出通道设立立式威海农产品公益广告,在主流媒体开展威海农产品公益宣传,进一步打造威海农业品牌。 荣风虎代表,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今后请您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以上答复不当之处,请指正。 威海市农业局 2015年7月13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