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代表建议>2017年
关于发挥市级规划统筹作用实施产业一体化布局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7-12-11 14:32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人大字号:[ ]


建议内容:

    当前,威海市正在大力推进“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战略,市域一体化不仅要体现在基础设施上,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产业布局上。乳山离威海市区较远,直接承接威海市区辐射能力偏弱,经济相对落后。在一些重大项目引进建设上,仅凭自身实力难以争取和实施,需要威海市级层面统筹布局、协调推进。建议威海市借鉴青岛市对重大设施、重点产业、高校院所等向辖区内各市区科学布局的做法,着眼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研究制定全市产业和重大设施建设规划,推动相关产业向市区辐射,重大基础设施向市区布局,真正做到产业、设施市域一体化。

                                              代表姓名:耿仁书等3名代表

答复内容:

耿仁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市级规划统筹作用实施产业一体化布局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围绕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的总目标,大力实施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战略,着力推进规划全域覆盖、交通全域畅通、产业全域布局、社会公共服务全域均衡,全市新型城市化建设工作卓有成效。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进这一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着力突破乳山等重点区域,加快构建市域一体发展新格局。

    一、注重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结合十三五规划、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方案编制工作,依据各区市发展实际,结合各区市提报情况,明确各区市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并规划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保障目标实现。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环海发展布局部分明确提出沿千公里海岸线,通过交通互联、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将双岛湾科技城、东部滨海新城、好运角旅游度假区、乳山滨海新区等重点片区,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形成优势交通工具半小时通达型城市格局。同时,提出推动荣成、乳山两市城区提档升级,乳山城区与滨海新区相向发展,形成组团发展的城市群。在新旧动能转换方案中,在深化规划内容的同时,提出突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城市风格,依托里口山、正棋山、昆嵛山、岠嵎山、大乳山等丰富的山地生态文化资源,打造集生态养生、休闲体育、户外运动、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山地运动养生产业带。全市以规划、方案的形式,明确乳山在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中的发展定位,落实发展任务,明确乳山城市路径。

    二、推进重大战略谋划实施。从平衡我市区域发展、补强地域短板角度入手,将乳山滨海新区纳入六大重点区域开发建设、乳山产业结构调整纳入全市四个三年突破战略等,着力把握乳山发展的薄弱点,研究提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破解发展瓶颈制约。围绕突破乳山滨海新区建设,着力整合旅游资源,优化人居环境,重点发展健康养生、滨海旅游、海洋科技、食品加工等产业,加快推进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银滩旅游度假区、海湾新城、新兴产业园、塔岛湾海洋生态保护区等建设,打造富有魅力的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和健康产业示范区。围绕突破乳山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四个三年突破战略,正在编制进一步突破乳山产业结构的实施意见,加快乳山产业优化升级。同时,在新旧动能转换方案中,提出依托乳山产业优势,将乳山纳入海洋生物基地建设,依托乳山生物科技产业园等载体,研发生产海洋生物制品等;列入品质农业基地重点区域,提出以乳山等优质农产品资源地为依托,进一步树立苹果、茶叶、樱桃、蓝莓、大姜等品牌优势,打造国内知名的以安全、优质为特色的品质农业基地。重点打乳山市农副产品知名品牌聚集区,在乳山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造乳山西部农业休闲产业园区,支持乳山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争创省级农高区。

    三、优化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提升乳山发展综合承载能力。在规划、方案中,谋划提出加快推进莱西-海阳-乳山-荣成高铁项目进程,规划建设乳山口大桥、S207莱乳线乳山城区段改建、S208烟海线乳山城区段改线等,乳山口港实施一类口岸开放获国务院批准,研究推进乳山口港区疏港铁路,谋划推进实施乳山口港区外航道疏浚、防沙(波)堤等工程,乳山陆岛码头扩建工程等,积极开展乳山城区城市停车设施开发建设,实施乳山市燃气通达工程等,随着各类基础设施的推进实施,将为乳山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着力强化市级对接扶持。为进一步加快乳山转型升级步伐,支持乳山积蓄发展新动能,下一步,我市将积极谋划市域资源和乳山对接合作,重点推进市管企业、重点企业、金融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与乳山对接,加快与乳山政府、企业、项目的深度合作,推动我市政策、资金、资源、能源、技术等综合优势向乳山倾斜。

                                                                          威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731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