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审议报告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审议意见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8-02-05 11:31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人大字号:[ ]


市人大常委会:

2017年8月24日,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同志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2017年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审议意见。针对会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市政府进行了深入研究,认真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争当全省“走在前列”排头兵的目标定位,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增长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7%和8%;1至10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30.7%,实际到账外资增长6.6%。主要经济指标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预计基本能够完成年度计划目标。

一、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一)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紧紧围绕“蓝色创新、医疗健康、高端智造、时尚创意”四个城市定位和“五区九基地”的规划建设,制定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任务书,确定了420项工作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57个部门、8个区市,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实施。召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明确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强化科技创新等五大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出台《2017年度新旧动能转换考核办法》,在分解落实省考核指标的基础上,筛选确定各区市差异化指标,激励各区市和市直各部门、单位寻标对标,主动作为,确保新旧动能转换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着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出台《关于建设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的意见》,以新机制、新模式组建运营国家威海创新中心,以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创新创业园、制造业(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三大平台为基础,逐渐向生物制药、新材料、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时尚创意等领域延伸,加快形成“1+3+N”创新研发格局,打造立足山东半岛、以两化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区域创新中心。该项工作得到了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的认可和支持,有关工作正在加快推进。积极创建国家制造业(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时尚服装设计创新创业国家平台、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国家平台等,高区、迪尚集团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有望年内获批。举办各类产学研活动17次,全市“千帆计划”企业达到1753家,高新技术企业年内有望突破300家,全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增至49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8%,比年初提高0.9个百分点。

(三)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聚焦“四新”“四化”,重点发展21个产业集群,前三季度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96:45.36:50.68。抓好工业改造升级,在全省率先出台智能制造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机器换人”示范项目40个,天润曲轴、迪尚集团获批2017年国家智能试点示范项目。加快发展新医药与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全年七大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其中,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9%。着力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国际医疗健康产业城,成功举办“健康中国与助推山东康养产业发展”座谈会,洽谈康养产业合作项目146个、总投资650亿元,30个项目现场集中签约。大力培育发展新经济、新业态,出台《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意见》,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2.3%;积极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旅游消费总额增长14.7%;加快培育农业“新六产”,出台推进休闲渔业发展的意见,休闲渔业产值增长15.1%。

二、着力夯实经济企稳回升基础

(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启动实施政府提速工程,推出43项创新性举措,推行全流程网上深度办理,“零跑腿”行政服务事项超过90%,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模块化审批系统升级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应用,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出台《威海市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办法》,发布首批信用“红黑名单”,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建立政策“工具箱”,出台《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工业企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分工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更加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至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增长8.3%、8.7%,同比分别提高9.9、7.9个百分点,企业发展信心更加充足。

(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意见》,制定30条具体政策,进一步加强对金融资源的引导和配置,推动金融更加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制定金融业绩效考核办法和奖励办法,激励引导银行业务主动向新兴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中小微企业倾斜,1至10月份,全市制造业贷款、中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分别多增106.3亿元、65.8亿元。积极推进银企合作,成功推动35个项目纳入国开行项目库,12个项目纳入农发行项目库,推动26家银行与117个企业、项目对接合作,达成授信意向金额234亿元,同比增加13%。

(三)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针对今年我市房地产市场普遍升温,局部区域出现房地产过热的现象,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市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调整房地产开发项目收费政策的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先后2次组织风险排查,启动打击囤房炒房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重点解决虚假宣传、捂盘惜售等问题,切实规范市场秩序,稳定社会预期。1至10月份,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40.1亿元,增长34.9%;商品房销售面积725.1万平方米,增长18.8%,同比提高14.2个百分点;累计可售商品住房去化周期降至16个月,各项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

三、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一)抓好重大项目储备推进。抓好“四新”“四化”重大项目库建设,加快推进116个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建立项目管理服务平台,强化对入库项目的推进、监管、服务。1至10月份,185项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98.8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五大高端产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引进项目73个,预计年底前有6个项目完成设备安装、3个项目建成投产。着力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莱荣高铁完成预可研报告编制,项目审批正式启动;威海新机场已初步选定3个场址,预计年底前可初步确定;开通韩威广越海铁联运跨境集装箱运输班列、威海至德国汉堡中欧班列、威海港至杜伊斯堡港点对点中欧班列,是全省唯一开通两条中欧班列的城市。

(二)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出台《关于扩大开放促进招商引资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招商引资现场经验交流会,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大力推进专业招商、精准招商,新引进康得碳谷科技、德国马夸特、香港亿和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实施对接世界500强行动,成功促成惠普公司收购三星打印机业务,打造全球最大的打印机生产基地;威高集团斥资8.5亿美元收购美国爱琅公司,成为国内医疗器械产业领域最大的海外并购案。1至10月份,全市新设立外资项目154个,增长5.5%;实际到账外资78亿元,增长6.6%;引进国内资金839.5亿元,增长15.2%。

(三)努力撬动民间资本。深入实施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累计储备项目33个、总投资716亿元,通过与国家PPP基金对接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推介活动,成功推动13个签约项目落地,总投资174.5亿元。1至10月份,全市共立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284个,同比增加675个,项目总投资1590.7亿元,增长74.5%,其中,企业投资类的核准和备案项目1152个,同比增加699个,总投资1268.9亿元,增长268.2%。

特此报告。

       威海市人民政府

      2017年12月16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