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祭祀烧纸和燃放孔明灯等行为加强 | ||||
| ||||
建议内容: 每逢清明节和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等日子,在我市中心城区和城郊社区,有一些市民在十字路口、围墙等处,焚烧纸钱、燃放孔明灯祭奠故人,导致烟雾缭绕,灰尘漫天,既严重污染空气,又带来火灾隐患,并且与文明城市创建要求相悖,群众意见较大。近年来,有关部门虽然采取了在十字路口设置铁皮桶等集中管理措施,但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数量反而有增无减,有蔓延的趋势。 为减少环境污染,消除火灾隐患,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化内涵。 解决办法: 厘清部门职责,加强监督管理,特别是特殊日子、重点时段、关键区域集中整治。取消设置铁皮桶等默许行为,禁止在公共区域烧纸。严格执行市政府于2014年7月18日通告,禁止非法生产、销售、燃放孔明灯。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倡导爱老敬老养老,大力倡导生态祭祀、节俭祭祀、文明祭祀,通过管宣一体,推动全社会摈弃传统祭祀方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代表姓名:曲静娟、穆荣庆 答复内容: 曲静娟、穆荣庆代表: 非常感谢您们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们在市人大十七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对祭祀烧纸和燃放孔明灯等行为加强管理的建议》提案(第31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当前我市对焚烧祭祀用品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多年来,每逢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等中国传统祭奠先人的时节,我市的确存有在埋有散乱坟墓的山林、在中心城区和城郊结合部十字路口等处焚烧纸钱、燃放孔明灯祭奠先人的现象,导致烟雾缭绕,灰尘漫天,既严重污染环境,影响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又为我市森林防火带来巨大压力。这种状况与全市的“林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和定位不协调,已成为我市文明建设不容回避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为既能尊重居民对历史形成的传统祭奠方式的需求,又便于对焚烧物的管理和及时清理,并能相对减少环境污染,防止森林火灾发生,近年来,各镇(街道)在多方学习,广泛征求广大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民间祭祀节点开始陆续在部分十字路口设置焚烧炉,固定焚烧点,并且安排专人对投放的焚烧炉进行管理,达到了减少环境污染、消除火灾隐患的目的。 关于燃放孔明灯的行为,《关于禁止非法生产销售燃放孔明灯的通告》(威政发〔2014〕25号)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市行政区域内非法生产、销售、燃放孔明灯,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每年祭祀的敏感时点,市城管执法局联合公安部门启动预案,督导各区执法(分)局和派出所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制止市民燃放孔明灯的行为,清理流动售卖孔明灯摊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达到了预防火灾隐患的目的。 二、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几点做法和打算 我市历来重视殡葬改革工作,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殡葬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一是组织全市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工作现场会,制定出台了《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的意见》,加强对公墓日常管理,明确部门职责和保障措施,严格公墓审批管理。 二是出台了《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通知》,明确党员、干部在推进殡葬改革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教育引导党员、群众摒弃封建迷信殡葬陋习,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新风尚。 三是积极推进绿色生态文明殡葬,出台多项殡葬惠民政策,成为省内最早实行全面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骨灰海葬、殡葬用品招标采购政策“三结合”的地区。 四是建立奖励引导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节地生态安葬补助政策,对选择不留骨灰和选择骨灰撒海、树葬、花坛葬、壁葬等节地生态葬法的逝者亲属,给予一定金额的生态安葬补。奖补政策实施一年来,我市选择节地生态葬或不留骨灰的近5000例,增幅为160%,厚养薄葬的文明丧葬习俗已基本形成。四是结合城中村改造和生态环境建设,对分散的墓葬点进行了适度整合,建设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节地生态公益性公墓,为我市今后推广节地生态葬法起到引领作用。对原有散葬墓穴,政府免费将其迁移到公益性公墓,并免费提供骨灰安葬墓位。 五是健全完善农村红白理事会,联合宣传部、发改委等15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红白理事会建设进一步促进移风易俗的意见》,全市村村建立红白理事会,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文明节俭丧葬新风。 今年上半年,结合清明节,积极开展殡葬改革宣传月活动。联合组织部、文明办、城管局等11部门,共同发出“平安清明、文明祭扫、生态安葬”倡议书,号召广大市民树立厚养薄葬观念,倡导文明祭扫新风;举办了树葬、海葬等活动。中央电视台、《大众日报》《中国社会报》等媒体分别对我市节地生态殡葬改革经验进行了重点宣传报道,擦亮了威海市生态文明城市的名片。 现阶段,在尚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祭祀方式和祭祀用品进行详细法律界定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兼顾群众祭祀的情感需求,通过各镇(街道)适当设置焚烧炉,划定焚烧区来减少环境污染、消除火灾隐患;另一方面,由相关部门继续加大文明祭祀宣传力度,引导群众采取鲜花换纸钱的祭祀方式,逐步减少,最终取消焚烧炉的设置和应用,推动威海文明城市的健康发展。 威海市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局 2017年7月19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