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碳纤维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 ||||
| ||||
建议内容: 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碳纤维产业需要高度聚合政府、企业、科研多方资源,长期进行重点配置。拓展纤维经过多年努力成功在创业板上市,以拓展为龙头的碳纤维产业园,研究院大楼、专家职工公寓、中试车间已经投入使用,吸引了国内外一批高端科研平台入驻,招引产业链上下游项目10余个,高端产业加速集聚,整体展现出大企业牵引、大平台支撑、大项目带动的可持续发展态势,高度契合了当前“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时代背景。建议从市级层面对拓展纤维、对碳纤维产业园在人才、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推动园区更好更快发展。 解决办法: 一、着眼产业发展基础,优化产业布局。我国碳纤维产业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虽已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但仅有少部分企业能真正实现T800级高性能碳纤维工程化生产,“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产能过剩”是目前国内碳纤维产业的真实写照。拓展纤维二十年发展历程和浙江泰先破产的惨重教训,充分揭示碳纤维行业发展的艰辛和不易。因此,建议市政府充分考虑拓展纤维、碳纤维产业的坚实基础,优先在碳纤维产业园布局重大科研平台、重要产业链项目,加快推进形成示范效应,培育起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善的产业集聚区,提升威海碳纤维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着眼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加大指导力度。因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仍处于筹建期,建议市政府通过2018年全市重点科技创新项目予以重点扶持,便于向上争取更多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政策,也为下步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打下良好基础。 三、着眼打造国家级产业基地,加大扶持力度。各地在推动碳纤维产业发展过程中,给予了大量政策支持,以电价为例,荣成碳谷项目电价只有2毛多,而拓展纤维目前电价为7毛,一天电费就是20万元,资源成本很高。此外,拓展纤维天然气和蒸汽成本与其他地区相比同样偏高,建议参照其他地区给予相应优惠补贴,并将优惠范围扩展到园区新上优质项目,进一步降低碳纤维产业化成本,放大质量和价格比较优势。在资金方面,建议市里成立碳纤维产业引导基金,充分发挥杠杆作用,撬动更大规模的社会资本投入,同时更好地对接、争取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扶持,支持产业链条延伸。 代表姓名:卢钊钧 答复内容: 卢钊钧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碳纤维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碳纤维等复合材料产业集群为我市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是我市构建具有威海特色现代产业新体系的重要抓手,为加快发 展壮大该产业集群,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印发《威海市新旧 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总体方案》(威发〔2018〕9号)和《威海市人 民政府关于培育壮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威政发〔2018〕 1号)等文件,对加快该产业集群均进行了系列部署,为碳纤维产业集群发展指明了方向。现将我市碳纤维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及下 步计划报告如下: 一、 碳纤维等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全市现有碳纤维等复合材料规模以上新材料及制品企业61家, 资产总额237亿元,从业人员0.8万人,包括拓展纤维、浩然特塑、 万丰镁业、金威科技、多晶钨钼、新元化工、万图高分子、双连 制动、安然纳米、中玻科技等重点企业,以及康得碳谷等重点项 目。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1.8亿元;利税21.1亿元、利 润14.1亿元。主要产品有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医用新材料、镁铝 合金材料、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光电光热材料、稀土功能材 料、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性能钨钼材料、纳米材料等。 二、 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行动计划 为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全面落实好市领导部 署,进一步推动碳纤维等复合材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培育 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市发展改革委起草编制了《威 海市培育碳纤维等复合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2018年-2020年)》, 近期正征求各区市发改、各市直有关单位及各有关企业修改意见, 待修改完善后,拟于近期印发。《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了将按照 “产业为王、企业为王、项目为王”的总体要求,突出龙头带动、 链条延伸、要素聚集,坚持以“园区、企业、平台、项目”为核心, 重点实施“园区聚集、龙头培育、创新提升、应用推广、招商引资” 五大行动,以加快碳纤维等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发展,逐步达成碳纤维等复合材料产业三年计划目标。 (二)着眼产业发展基础,优化产业布局 一是集聚发展重点园区。以现有产业发展基地、园区和重点 项目为依托,进一步优化碳纤维等复合材料产业发展布局,积极 推进碳纤维产业园、康得碳谷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基地、中欧水处 理及膜技术创新产业园等高端园区建设,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功能, 提供相关优惠政策,吸引一批碳纤维产业链条项目向园区集聚发 展。二是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搭建资源对接平台,在项目实施、 平台建设、投融资服务上给予精准扶持,培植一批掌握核心技术、 专业化水平高、产品优势突出的龙头企业。重点引导光威复材、 拓展纤维、康得碳谷科技等碳纤维制备企业,面向航空航天等重 点领域需求,着力研发高弹性高模量的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 料,提高生产工艺稳定性和产品一致性,发挥产业辐射和示范引 领作用。三是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立包括跨国企业、中央企业 和行业领军企业在内的产业领军企业目录,瞄准世界500强、央 企百强、行业隐形冠军企业的发展布局和投资动向,结合全市产 业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建链、补链、强链”招商,增强产 业的关联度和项目的牵引力。四是实施推广应用主导产品。统筹用 户需求和产品生产能力,加强新材料产品与下游产业的相互衔接, 提高产业化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鼓励企业采用商业质量保险 等方式拓展自主创新产品市场。引导企业坚持产品研发和市场开 发并重,加快开发高性能PAN基碳纤维及预浸料等领域产品研发 和产业化应用。 (三) 着眼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加大指导力度 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发挥好光威集团碳 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光威复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 心、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省、市创新平台作 用,加快打造面向整个行业、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创 新体系,辐射带动行业发展。在充分发挥已有平台作用的同时, 创建一批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国家、 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 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通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雏鹰成长 行动”,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支持开展原始 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高性能碳纤维材料 低成本化等关键核心技术。 (四) 着眼打造国家级产业基地,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支持拓展纤维国家基地建设。加快完善协同创新机制, 支持骨干企业牵头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业共性技术研 发基地,支持拓展纤维国家基地建设,提高行业服务水平。二是 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对碳纤维等复合材料产业重点项目的筛选储 备力度,及时将优质项目纳入市级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库予以 推进,并争取在新旧动能转换专项资金、产业发展基金等方面给 予重点扶持。加强金融创新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快 上市融资、债券融资,鼓励企业引进创业风险投资等股权投资, 撬动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碳纤维等复合材料产业领域。完善落实 新产品保险补贴政策,支持碳纤维等复合材料首批次推广应用, 促进新材料产品初期市场培育。努力解决用地、用海难问题,各 区市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安排使用和土地供应上,对纳入三 年行动计划的项目给予优先保障。 威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7月30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