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生活小区外建设健身娱乐休闲广场的建议 | ||||
| ||||
建议内容: 由于现在每个生活小区内配有健身场地离居民楼较近,影响居民学习、休息,很多娱乐休闲项目的都受到了限制。 解决办法: 建议各小区要在不影响居民生活的地方建设健身娱乐休闲广场,如建在山体公园内或在不可利用的场地。在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运动的大趋势下,增强全民体质,来满足小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代表姓名:谷高 答复内容: 谷高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生活小区外建设健身娱乐休闲广场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威海市园林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现结合园林绿化工作实际,就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拓展市民生活空间,完善城市功能,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社区公园、街头游园等规划建设力度,不断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满足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 一是加强开发建设项目配套园林绿化方案审查,实行“绿色图章”制度。严格按照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的通知》(威政发〔2015〕7号)要求,满足绿地率控制指标,并对居住用地中的集中公共绿地的功能布局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充分发挥植物的遮挡、降噪等功能,不会对居民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公共绿地,按照《威海市区中小型开放式绿地规划布局导则》要求,进行开放式布置,具有较好的可视性、可达性和参与性,并完善服务设施,含健身娱乐功能等,成为开放式绿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二是积极推进城市小游园和山体公园建设。按照《关于加强城市小游园建设管理的意见》,十三五期间,计划在市区范围内合理规划建设100处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内、市民5-8分钟可达、300至500米服务半径的城市小游园,2017年已建成小游园22处,2018年新建改建23处城市小游园,进一步丰富我市绿地格局,美化城市环境,满足市民日常休闲需求;为突出生态理念,不断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打造美丽宜居威海,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2018年计划在环翠区、高区、经区等地分别建设金线顶公园、摩天岭山体公园、曲阜山体公园、南山山体公园和笔架山文体公园等5处山体公园。目前已完成1处山体公园建设,其他公园正在进行招标准备或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在推进小游园和城市山体游园建设中,我们充分考虑绿地的空间布局,融市民运动健身、休闲娱乐、景观、避灾、集散等功能于一体,满足周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人群的需求,增设健身器材、休闲座凳、垃圾桶、植物标识牌、公厕、景观照明等配套设施。目前在有条件的绿地中均考虑规划建设健身广场或运动场等,为居民健身娱乐休闲提供相应场地,丰富居民精神文化和业余生活。
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8年7月26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