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代表建议>2018年
关于与国内大型互联网平台共同打造“威海联合创新中心”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9-02-28 09:52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人大字号:[ ]


建议内容:

1、引进大型互联网平台与当地企业共建联合创新中心,成为地方产业融合创新的载体

国内大型互联网平台已先后布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消费升级、智能硬件、泛娱乐、在线教育等主要领域,互联网在生活侧和生产侧服务上越来越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并衍生出新业态、新产品。引进大型互联网平台与当地企业共建本地联合创新中心,旨在作为互联网业务与本地经济融合创新的载体,注入互联网资源,服务创新创业,深化与地方产业合作,孵化与培育一大批互联网创新企业,建设互联网产业和服务集聚基地。

2、培育方向

未来在游戏动漫、文化创意、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6个领域,互联网在生活侧和生产侧的部署,以及无处不在的通讯网络和传感器,丰富的线下场景,为各类产业发展与交互创新提供了可能性。

基于互联网发展趋势及威海发展定位,建议在产业培育方向上可做如下定位:

(1)游戏动漫、文化创意

    在游戏动漫产业方面,为代表的光远文化,其在运行推进威海市动漫游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山东省动漫服务贸易交易平台培养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动漫游戏人才及服务外包企业,为威海大力发展动漫游戏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及人才基础。

互联网与文化创意相结合可建立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产业集群、消费人群和传播方式。将在文化内容数字化、文化传播网络化方面衍生出一大批文化创意服务企业。

(2)互联网+制造业

    在新一轮的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制造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离不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基于互联网的设计生产流程、经营管理方式以及产品后制造服务离不开互联网技术、思维、手段的支撑。因此,在互联网+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会衍生出一大批围绕制造业生态体系的创新创业企业。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支撑威海市两化融合、互联网+以及城市管理的过程中,会衍生出一批科技服务企业,为本地企业提供各类咨询、实施、售后、培训等服务。

3、政府要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打造示范高地。

“政府支持”就是要做好“筑巢引凤”的工作,发挥产业政策的积极引领作用,为创业发展提供各类政策配套服务。

1、推进“企业上云”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以联合创新中心为载体服务产业发展,一是扶持创业企业用好云服务,降低创业企业系统构建成本,共同探索发展基于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新业务、新业态。二是帮助传统工业企业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深化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提升企业安全、环保检测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互联网+”转型升级发展。三是培养两化人才,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提供体系化的培训课程。

        2、在动漫游戏人才培养、动漫游戏技术研发、动漫游戏产品运营、动漫游戏分发渠道方面助力威海市打造游戏动漫及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圈,在威海集聚一批游戏动漫、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吸引一批游戏动漫、文化创意上下游企业

        3、打造威海市在动漫游戏、文化创意、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6个领域的人才优势,为威海市输送一批具备互联网思维、掌握互联网前沿技术、理解企业业务管理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形成威海市互联网人才培养高地。

  总之,助力威海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代表姓名:唐金喜



答复内容:

尊敬的唐金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与国内大型互联网平台共同打造“威海联合创新中心”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大型平台建设,泛娱乐、互联网+、制造业、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培育方面关注和提出的宝贵建议。接到您的建议后,我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现将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当前,以信息技术和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成为必然趋势,我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积极推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把互联网和云计算作为城市转型和培育新功能的先导和引领,以云计算和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工业互联网和企业上云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力争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中争取主动、抢占先机。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是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综合信息基础设施,本质是以机器、原材料、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以及人之间的网络互联为基础,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和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方式变革。企业上云是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路径,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工业企业的深度运用,将提升企业的发展动能与综合竞争力。

一、推动联合共建大型互联网平台创新中心载体建设

(一)共建联合创新中心,搭建互联网服务平台。

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省通信管理局、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开展战略合作,打造工业互联网山东(威海)创新中心,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打造山东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基地。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技术产品、组织管理和经营机制创新活动,提升企业整体创新能力。支持制造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业联盟等构建协同研发和技术扩散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工业互联网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支持第三方服务机构建设面向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提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企业征信、检验检测、质量品牌等方面服务。

(二)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建立互联网生态体系。

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提升关键设备数据采集能力,促进数据从边缘端到云端实现标准化传输,实现数据资源端到端集成。加快提升边缘计算能力,推动智能传感、物联网等边缘计算软硬件开发与应用部署,提升工业建模能力,开发一批行业知识库、模型库、专家库,不断优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形成资源富集、多方参与、合作共赢、协同演进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为平台上的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产业

(一)建设威海数字文化产业园区培育文化创意服务。

由威海市政府、电子科技大学以及相关部门组建的威海数字文化产业园区,在管理和服务机制上,已经拟定了创业创新服务、企业投融资服务、高端人才服务和基地管理服务。以数字内容生产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为核心,以园区为依托,通过政府有限引导,企业积极配合,开辟威海数字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新路径,实现威海数字文化产业园区与威海数字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建设重点内容可以概括为:政策引导扶持、空间布局、人才培养。为使园区能可持续发展,园区制定了发展五大战略:自主创新战略、产业集聚战略、品牌带动战略、“走出去”战略、人才发展战略;确定了以培育数字内容产业集群为主线,以扶持数字内容生产典型企业为重点,以提供高端专业孵化服务为目标的战略定位;数字内容、数字内容制作软件、移动终端软件开发、动漫、网游等直接与数字内容产业相关的企业是威海数字内容产业基地企业的主要发展领域,这些领域内的企业是基地的主要支持与服务对象。

(二)打造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应用推动互联网+制造业。以数控机床、机电工具、节能环保等高端机械制造和以机场地面车、旅行房车、豪华客滚船等运输装备产业为突破口,以设备联网和工程服务以及制造业和互联网的技术融合创新为重点,全面提升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设备运行效能和产品创新能力。推动数控机床、节能高效电机、工业机器人等的联网状态监测,支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与资源计划系统的集成;实施生产车间数控装备联网,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监控、质量追溯和预防性维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控制、诊断维修等机电设备工程服务,推动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支持新型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对新列入国家、省首台(套)名单的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分别按研发投入总额20%、10%的标准给予奖励。

(三)开展云计算技术和软件创新专项行动推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服务。以云计算技术和平台为中心,不断汇聚应用开发者、软件开发商、服务集成商、工业用户和平台运营商等各方资源,打造工业云产业生态圈,开展技术支撑、咨询、培训等服务。围绕面向协同研发、分享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特定应用场景的工业互联网发展需求,实施工业技术软件化和应用APP培育工程,促进软件技术与工业技术深度融合,推进工艺经验的程序化、工业知识的显性化和工业智能的云计算化。

三、政策引导,打造试点示范高地

(一)推动“云服务券”,补贴支持企业上云。为激励我市企业借“云”加速走向智能化,助力企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今年年初,我市印发《威海市“企业上云”行动计划(2018-2020年)》,配套制定了《威海市“云服务券”管理使用细则》,重点围绕工业、高新技术、商贸流通、农业、建筑业等5大领域开展“企业上云”,引导企业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实现管理、业务等方面的数据化转型,推动“千家企业上云”。

(二)印发工业互联网实施意见,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企业发展。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率,结合实际,我市印发《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形成2至3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能力、技术产业体系以及融合应用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此外,我们还将通过落实优惠税收政策、加大用地保障等多项保障措施,构建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营造适合软件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培育、扶持、吸引更多优秀软件企业聚集发展,加快推动我市软件和信息产业跨越发展。 

                                                                                               威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8年6月19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