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代表建议>2019年
关于依托大数据解决法院案件执行难问题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0-03-13 09:12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人大字号:[ ]


法院在案件执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被执行人失联失信情况,这是造成案件执行难的原因之一。

解决方案:

公、检、法、通信、金融、房管等各职能部门联动,实现数据共享,及时掌握被执行人去向、活动区域、财产状况等动态,便与法院能及时找到当事人,履行相关法律程序,最大限度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

(威海恒科精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唐金喜)



答复内容:

尊敬的唐金喜代表:

感谢市人大及各位代表们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监督关心支持。近年来,威海法院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积极融入大数据时代,执行工作紧抓机遇,用好良机,积极转型。今年, 威海法院开发“智慧执行”系统,提升数据处理效率,服务于执行工作。

一、重视大数据,多方联动,拓展数据来源,实现数据分析基础资源池建设

大力推动执行查控网络平台建设,不断扩大财产查控范围、拓展查控功能。依托最高法院的“总对总”查控网络, 可以实现对被执行人银行存款、车辆、证券、股权、微信钱包、支付宝余额等资产的查询和控制。2018 年至今,两级法院查询申请数 459.44 万条,查询案件 3.52 万件,查询金额549.85 亿元,冻结存款 6.48 亿元,划拨存款 1.36 亿元。另外,通过与各个职能部门联动,威海法院积极建设本地化的“点对点”查控平台,实现与不动产登记中心、公积金管理中心、社保局等单位的对接,可以查控被执行人名下房产、林权、海域使用权、社保金、养老金等资产。2018 年至今, 两级法院点对点系统实现查询 174926 次,涉及案件 21936件,涉及不动产 7853 套,涉及公积金 700 余万元。通过推广与公安局联合布控措施,实现对失联被执行人的全国布控,目前共对 620 名当事人发起布控,并且已经有多起成功查找到当事人的案例。通过与通信部门联动,实现对失联被执行人联系方式的深度挖掘。

二、利用大数据,提升其分析、共享能力,实现数据资源集约再利用

以现有的执行指挥系统为依托,建立起统筹管理、统计分析的数据平台。威海法院“智慧执行”系统利用智能分析系统,将各个查控系统、布控系统中的信息整合分析,对被执行人开展履约能力分析、执行案款分析、执转破建议分析、关联案件分析等多方面分析。履约能力分析是通过对案件当事人在全市法院的涉诉情况、涉信访情况、原审诉讼风险情况的分析,提醒法官当事人是否重复诉讼、是否是其它案件的执行人或者被执行人、是否在其它案件存在可执行标的物、是否有财产履行能力、财产可否执行,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提供当事人的财产线索、历史案件等方面的情况,供执行法官参考,避免遗漏,提高执行效率与质量。执行案款分析是对案款到账的关联分析。在法官办理执行案件过程中, 会碰到被执行人涉及多个案件且诉讼地位相反的情况,如某案的申请执行人同时是另一案件的被执行人,其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案件案款到账后,还应考虑其作为被执行人案件所涉案款来确定案款如何分配的问题。执转破建议分析是当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当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时,根据相关规定通过信息系统的分析处理,为法官提出破产清算建议。

三、共享大数据,打破部门的限制,实现执行数据的共享与互通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 紧密联系法院执行实际,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数据共享协作工作。威海法院于 2018 年 5 月通过威海市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与威海信用中心进行数据共享对接,每日向威海市信用中心实时推送全国失信被执行人数据,实现威海本地失信被执行人数据、全国失信被执行人数据的共享以及各联合惩戒单位的惩戒信息反馈,实现法院与联合惩戒单位的全面联动,形成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多手段的联合惩戒网络。从信用惩戒系统运行以来,我们共向市信用中心推送失信被执行人数据 1488 万条,同时接收信用中心对于失信被执行人惩戒结果的反馈数据 382 条。在市信用中心的配合下,对 1638 个严重失信的企业主体采取了部门联合惩戒措施,2 名法院失信被执行人被取消了“两代表一委员”候选人资格,7 家企业因存在严重失信信息被取消了消费者满意单位评选资格,170 多家企业因存在失信行为被取消省、市两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评选资格,2700 多名失信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通过法院与各家联合惩戒单位的共同努力,已经建立起一套失信被执行人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达到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效果,有效维护了司法权威,提高了司法公信力,“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社会信用环境,正在威海渐渐成型。威海法院利用大数据技术助力执行工作的先进应用经验《中级法院共享不动产数据提高执行效率》和《市信用中心、中级法院通过数据共享加大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力度》写入威海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简报》2018 年第 8 期, 并得到市领导肯定。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查人找物仍然存在困难,自然人被执行人失联后难找,公司被执行人实际控制人的身份难认定,转移财产难查等,急切需要与公安、海渔局、民政局等部门信息系统的联网对接。

二是经济下行压力大,金融案件变现困难。国有商业银行不接受流拍资产抵债,导致全市法院执行周期长执行到位率偏低。

三是在建工程、半拉子工程、无证开发工程多,导致变现困难。

四是被执行人逃避、规避执行、对执行行为提异议对抗执行等情况大量存在,导致执行过程长,执行难度增加。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威海法院将进一步开发在大数据领域的各项业务应用。如与公安部门进行数据共享,准确掌握被执行人信息;与全市智能停车系统连接,建立对查封但未控制车辆的联动扣押查找机制;与特巡警支队警航大队侦查图像系统联动,实现对于厂房、设备等复杂查封标的物的数字化定期巡检;与市财政局大数据中心连接,获得被执行人纳税情况, 出海渔业补贴等情况信息;建设更加精准智能的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对被执行人活动范围、轨迹、履约能力的画像。

威海法院将进一步依靠理性数据来分析执行工作存在的问题,利用关联分析的思路来解决执行难题,通过数学建模与预警分析来科学预测执行工作的前瞻性问题,客观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实现执行工作的“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最大限度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

特此报告。

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