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放宽小学生入学年龄的建议 | ||||
| ||||
一、 基本情况: 1、2017年4月7日,山东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厅(2017)1号)精神,发布了《关于做好2017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适龄儿童年满六周岁应当接受义务教育。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全省不作统一规定,由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及学龄人口变化、教育供给等实际情况统筹确定。 2、截至2018年9月,我市小学生入学的基本条件是8月31日之前出生、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幼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的有关规定,在《义务教育法》里早有规定。但具体到“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的说法,还是较为少见。但在我市,“8月31日前须年满6周岁才能入学”的规定一直持续到现在,很多9月份及之后出生的孩子就被拒之门外,等到下一年才能入学。同年9月份出生的孩子和8月份出生的还在在行动、智力、接受知识方面没有很大差距,但这晚一年入学的规定却有可能直接耽误孩子的上学时间,甚至有可能影响未来就业和择偶。 3、1986年施行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是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 1992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随着我市经济社会不断创新发展,城乡居民家庭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普遍能满足孩子们的成长发育的需要,同龄的孩子在接受知识方面差距不会太大。让9月1日至12月31日之间满六周岁的儿童,和9月1日之前满六周岁的儿童一起入学,在智力方面和动手能力方面不会有太大差距,完全可以达到入学读书的要求。 2、为应对“8月31日前须年满6周岁才能入学”的规定,不少家长预谋性地选择“未足月提前剖宫产”,甚至造成8月下旬出现医院妇产科扎堆入院提前预约剖宫产手术的现象,这种集中式爆发甚至会影响医院的正常就医秩序,也折射出家长对小学生入学年龄规定的无奈和无助。 3、据威海市卫计委介绍,2017 年威海市出生人口2.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69%。受二胎政策影响,自2015年开始的生育小高峰预计将自2019年前后出现回落状态,将会出现威海市的人口出生率低位运行的状态,由此导致小学新生整体数量减少的状况。 三、几点建议 1、建议市政府教育部门能够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让学校可以接受当年年满六周岁的学龄前儿童入学。相比目前8月31日之前出生的范围,建议将入学年龄扩大到12月31日之前满6周岁的儿童。 2、建议政府增加学龄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全面二胎政策实施的三四年时间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并没有产生很大推动力,反而让更多家长因巨额的子女教育投入,放弃生育。因此建议增加政府力量来办学龄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以减轻家庭负担,实现惠民利民。 (文登威力工具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于金汕) 答复内容: 尊敬的于金汕代表: 感谢您对威海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放宽小学生入学年龄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小学入学年龄的放宽需要适应教育系统的运行规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由于教育系统包括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督导考核、招生考试等在内的各项工作均以学期为单位,所以目前,包括我省在内的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都是以新学年开学前,即当年8月31日(含8月31日)年满六周岁为适龄儿童的入学时间点。 小学入学年龄的放宽需要遵照学籍系统的统一要求。为加强对学生信息的管理与服务,2014年起,全国运行统一的学籍管理系统,所有中小学生学籍信息进入同一平台管理,并与公安部户籍系统进行数据对接与交换。按照学籍系统既定程序规定,当年8月31日(含8月31日)年满六周岁的为小学一年级入学适龄儿童,当年8月31日之后年满六周岁的为不足龄儿童。不足龄儿童不符合学籍管理注册规定。 小学入学年龄的放宽需要遵循儿童身心成长的自然规律。同年8月出生与1月出生的儿童在知识的接受程度、自我管理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很多年龄小的学生接受能力差,学习跟不上,生活不适应,对个人自信心是很大的打击,容易对学校生活产生厌倦情绪。同时,为与小学入学年龄对应,幼儿园入园年龄也需放宽,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更是造成了压力。目前我国还没有能够对儿童智力发育水平与行为能力进行检测的正规机构和科学标准,此时盲目实施弹性入学极易造成不公平现象的产生。 小学入学年龄的放宽也需要充足的校舍、师资、教学设施设备等教育资源的支撑。目前我市每年小学一年级适龄新生大约在23000人左右,如果入学年龄限制日期放宽到12月31日,将会同时增加约8000名新生,180个教学班,给学校现有教育教学秩序带来极大冲击和压力。随着居住证新政的颁布施行以及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未来几年我市本市户籍以及外来务工随迁的学龄儿童人数还将急剧增加。为给适龄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基础教育,近年来,威海市委、市政府把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市教育局不断深化中小学教育改革、狠抓工作落实,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随着城镇化发展,城乡结合部人口急剧增加,学校出现不同程度的大班额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2015年起,山东省启动了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专项工作,我市制定出台了《威海市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小学超标准班额班级“瘦身”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一是全面调整完善规划布局。根据现有教育资源情况、地理环境、交通半径、中小学服务半径、建设标准等情况,列出了全市城镇新建、改扩建学校的名单。2015至2017年,我市投资29.08亿元,新建学校17所,改扩建学校33所,新增学位4.42万;2018年,我市投资4.9亿元,新建4所学校,改扩建1所学校,新增8650个学位;2019年,我市计划投资8.5亿元,再新建5所学校,新增10500个学位。二是足额均衡配备师资。通过招聘的方式,补齐新建、改扩建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在教师编制相对紧缺的情况下,还将继续深化中小学“县管校聘”和义务教育交流轮岗改革,统筹配置、调动全市教师资源,以实现区域、城乡、学校之间师资力量的均衡。三是强化学校招生管理。完善学校招生动态调整机制,合理划定学区,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推动我市城镇中小学班额更加接近标准。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主线,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市少年儿童提供优质教育。在保证现有中小学班额达标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学校建设力度,均衡配备师资,为将来关于入学年龄调整的安排做好准备。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威海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真诚欢迎您继续为我们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们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威海市教育局 2019年7月16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