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代表建议>2020年
关于提升改造古陌隧道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1-03-23 14:14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人大字号:[ ]


建议内容: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发展目标,围绕民生办了许多好事、实事,改善了群众的交通通行环境,建议在大的节点上高位谋划,加快推进。

多年前,作为人防工程建设的古陌隧道仅有2个车道,双向通行,且无应急车道,随着北部旅游度假区和油画小镇的建设和发展,该隧道车流量急剧增大,交通安全隐患非常大。

解决方案:

建议尽快提升改造古陌隧道,论证、启动双孔隧道模式,实行单孔单向行驶,全面提升车辆快速流畅行驶,缓解市区的交通压力,保证隧道内的交通安全,从而促进北部旅游度假区和油画小镇的建设和发展。

(威海市环翠区环卫局保洁大队大队长  丛国序)



答复内容:

丛国序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改造古陌隧道的建议收悉,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高度重视,立即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人防等部门进行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古陌隧道现状

古陌隧道穿越市区古陌岭,连接威海市区与孙家疃片区。隧道由市人防办1992年8月施工建设,1995年9月竣工通车,是我市建设的第一条隧道。隧道现状为单洞双向行驶隧道,全长1388米,洞内净宽9米,车行道宽度7米(双向2车道),两侧检修道各1米。古陌隧道既是城市交通工程,又是用于防空战备的人防工程,隧道内设置了通风兼疏散功能的斜井、人防坑道等设施。2014年,为改善隧道通行环境,市住建局对隧道防水、照明、通风、路面等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目前,古陌隧道主体及消防设施由市人防办维护管理,通风、照明、路面等附属设施由环翠区市政园林服务中心维护管理。

随着城市规模及交通的快速发展,当前,采取完善或改造既有单孔隧道的措施已无法满足交通、消防等服务功能的需要,也不符合现行国家技术规范相关要求,古陌隧道运营的交通压力,尤其是安全压力亟待解决。根据威海市综合交通规划,对古陌隧道进行扩建,增设西线孔洞提上工作日程。

二、隧道扩建方案论证情况

根据城市规划,古陌隧道规划红线宽度为25米,现状及拟扩建的古陌隧道长度均超过1000米,属长距离隧道;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通行机动车的长距离地下道路,严禁在同一孔内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按照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长距离隧道应设置车行横道或车行疏散通道、人行横道或人行疏散通道。在此基础上,依据各行业规范,对隧道扩建方案进行了论证:

(一)平面布置。在既有隧道西侧,隧道结构间净距≥18米处新建隧道,隧道长度约1390米,新老隧道间设1处车行横洞和2处人行横洞相连接。

(二)隧道断面。综合考虑技术、工期、投资、功能及服务等因素,提出以下三种隧道断面形式:

方案1:小跨度单洞上下双层隧道断面。

隧道洞内净宽8米,上下双层隔离布置。下层通行机动车,断面布置为0.75米检修道+7米行车道+0.25米安全带,净高5米。上层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断面布置为1.75米人行道+4.5米非机动车道+1.75米人行道,净高4米,其中上层通行条件满足普通消防车通行要求。

方案2:大跨度单洞左右隔离隧道断面。隧道断面为椭圆曲线拱,洞内净宽15米,通过竖隔墙使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互相隔离,其中机动车道洞内净宽8米(断面布置为0.75米检修道+7米行车道+0.25米安全带),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洞内净宽6.5米(断面布置为4.5米非机动车道+2米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洞内满足普通消防车通行要求。

方案3:双联拱隧道断面。隧道断面为以中墙对称的双联拱隧道,单洞洞内净宽8米,通行机动车洞内断面布置为0.75米检修道+7米行车道+0.25米安全带。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洞内断面布置为1.75米人行道+4.5米非机动车道+1.75米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洞内满足普通消防车通行要求。    

(三)工期及建安费

项目

单位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隧道长度

m

1390

1390

1390

断面面积

m2

77.1

106.8

114.4

估算工程建安费

万元

16000

22000

24000

施工工期

24

30

36

(四)方案比选

按照隧道标准划分,方案1为大断面隧道,方案2、方案3为特大断面隧道。从施工角度考虑,特大断面隧道意味着隧道掌子面稳定性降低,施工难度特别是施工安全管理难度增大,施工风险的发生概率加大,结构物质量要求提高。结合隧道围岩情况,特大断面隧道一般选择台阶法、中隔壁法或双侧壁导坑法等开挖支护方式,并采取超前注浆、超前小导管等辅助措施来保证隧道掘进及初期支护期间的隧道安全。因此,方案2和方案3施工复杂、难度大,需重点做好安全控制工作。同时,由于特大断面隧道工序工法复杂,方案2和方案3的工期及施工费用相应增大。从工期及经济角度考虑,方案1工期约2年、投资约1.6亿元,工期短、投资低;方案2和方案3工期约3年,投资超2亿元,工期较长、投资较大。从工程用地及周边现状角度考虑,隧道南口路段距离祥云花园小区及古陌居委会较近,方案1用地相对较少,方案2、方案3用地较多。因周边用地紧张,方案2和方案3距离居民楼相对较近,更容易引起周边居民抵触。从交通功能角度考虑,三种方案均能满足人行、车行交通服务功能要求。由于长距离人车分洞城区通行隧道相对较少,类似案例较少,温州环山北路龙湾隧道为方案1结构形式。

综上所述,在均能满足交通服务功能基础上,考虑隧道南口周边用地紧张因素,方案1工期短、投资低、施工工艺及安全管理难度低,因此,优先推荐方案1(小跨度单洞上下双层隧道断面)。

四、隧道扩建涉及问题

(一)新建隧道距离祥云花园小区居民楼和古陌居委会办公楼较近。祥云花园小区最东侧三幢楼房距离现状隧道西边线46-68米之间。该三幢楼房中,两幢为多层住宅,一幢为小高层住宅,基本全部入住。在该范围内实施西孔隧道建设,隧道红线距离小区三幢楼房在20米以内,在工程前期手续办理工作中,需要居民参与的规划及环评工作难度较大。建设阶段,居民可能存在抵触行为。另外,还需拆除古陌居委会办公楼部分围墙及车库,以及隧道口上方多处既有建筑等。

(二)需做好与既有人防设施的衔接。古陌隧道作为人防工程,在地下洞内西侧配置有较长的人防坑道,地上有多处管理房,新建西孔隧道的设计及建设需做好与既有人防设施的衔接。

五、下一步措施

一是对新建隧道对祥云花园小区居民楼的影响,深入进行调研论证,在确保隧道扩建不对小区住宅造成影响的情况下,考虑启动项目建设。二是根据威海市区重大市政道路设施建设事权划分及投资体制,积极协调财政部门落实项目资金。三是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深化论证,报市政府批准同意后,争取尽快组织实施。

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0年6月30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