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发创新具有威海特色的民俗、演艺、餐饮等旅游资源的建议 | ||||
| ||||
建议内容: 现阶段的威海旅游业与烟台、青岛等沿海旅游城市相比较同质化严重,都是蓝天绿树大海和沙滩,没有形成自己鲜明的特点,导致外地游客把大部分旅游时间安排在青岛、烟台。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威海各区、市旅游资源分布不平衡,在旅游创新上不足,旅游开发内容不丰富,导致威海旅游对外整体知名度不足,游客在威海停留时间短。 建议深度挖掘威海地区民俗文化、威海特色饮食,比如,对威海的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戏曲、技艺、饮食等进行整理创新,形成威海独特的旅游文化印象。这样一来,既能拓展旅游消费范围,又能延长游客在威海市的停留时间。 (乳山市泰和会计师事务所评估部主任 陶冶金) 答复内容: 尊敬的陶冶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开发创新具有威海特色的民俗、演艺、餐饮等旅游资源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文旅事业的关心,针对您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推动我市文旅事业发展,充分释放文旅融合潜力,我市以深挖资源、推动创新、扩大影响为主要思路,积极将特色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与餐饮文化相互对接,融合共进,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深挖资源,塑造威海特色品牌 一是深挖民俗非遗资源。大力开展非遗挖掘保护工作,建立起了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四级非遗保护名录,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非遗项目28项,市级非遗项目114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名,省级非遗传承人9名,市级非遗传承人68名,基本涵盖了我市典型文化特征。威海芸祥绣品有限公司、荣成泰祥集团、恒茂集团先后被公布为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乳山市中国秧歌之乡”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亮点,乳山市乳山寨镇、荣成市成山镇获全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环翠区环翠楼街道入选全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公示名单。荣成市被评为省级海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公布第一批威海市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019年度威海市十大非遗传承人、威海市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环翠区环翠楼街道办事处获第三批全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街道)荣誉。 二是培养威海特色菜品。开展了“四季威海 康养福地”健康养生餐饮品质提升行动,以“四季康养”为主线,研发了“春之生、夏之长、秋之收、冬之藏”四大主题养生菜品,挖掘了具有威海特色的养生菜品和养生宴会。举办了威海市旅游服务技能大赛健康养生特色名优菜品烹饪大赛和“四季威海 康养福地”健康养生菜创新设计大赛及养生主题宴会展示赛,共推出200多道具有威海特色的四季康养创新菜品,并深入挖掘地域文化,通过“养生、美食、文化”理念的融合,打造了刘公岛船宴、老子养生主题宴、西洋参主题宴、无花果健康养生宴、海鲜主题宴等20道极具威海特色的的主题养生宴,利用“康养+餐饮”,全力打造“舌尖上的康养威海”。 三是塑造“威字号”特色餐饮品牌。2020年,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精致城市 寻味威海”2020“威字号”“三名三特”评选活动,内容涵盖威海餐饮名店、威海名菜、威海名点,威海餐饮特色店、威海特色菜、威海特色小吃等六大内容,按照“寻美食 享健康 嗨特色 品文化”四大维度,评选出大家心目中的地道美食,塑造“威字号”特色餐饮的独特品牌形象,提升我市餐饮特色品牌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丰富我市餐饮的文化味、地道味,全力打造“精致城市 寻味威海”的“威字号”地方餐饮名片,为威海市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二、强化创新,丰富威海特质 谋划创意以“宅在家里,心向远方”的主题营销活动,推出了“六维看威海·文旅Top10评选”活动,评选出“威海十大名山、名岛、名湾、浴场、名村和名树”;针对我市四季特色优势资源,构筑“春夏秋冬”四个文旅品牌产品营销体系。持续扩大“37.5°表白圣地 情暖威海”冬季文旅新产品影响力,策划了“初见威海 春暖花开”春季旅游品牌产品,设计推出10主题产品、14条精品线路、107个打卡点和10项节庆活动。推荐成山镇等6个镇申报省级精品文旅小镇,推荐王家疃村等6个村申报省级精品旅游特色村;筹备城市礼物文创设计大赛,充分发挥承办方大芬联盟在文创领域的优势,打造了具有鲜明威海城市文化特色的城市礼物,实现我市文创全产业链发展小高峰。临港区汪疃镇花饽饽面食技艺,通过参加各类文化推介会,深度打造非遗品牌,其产品不光在威海市远近闻名,产品已经远销省外甚至国外,成功入选礼尚威海旅游产品名单,在威海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名声大噪。市场监管局推荐评选了“食安山东”餐饮服务示范单位、省级清洁厨房192个,成为辐射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排头兵,对于形成威海文旅品牌、树立威海城市形象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三、扩大宣传推广,擦亮城市品牌 推出《中国推介 精致威海》栏目,推出的7分钟“好客中国 精致威海”短视频,由杨丽副市长通过国家外宣平台出镜推介,同时面向海内外传播,曝光量达到3000万,带动威海逐步成为“网红城市”。筹划推出首届中国(威海)国际海鲜美食节系列活动,培育打造“中国海鲜·享威海”海鲜美食品牌。系列活动包括举办2019山东(威海)精品旅游高峰论坛暨威海市精品旅游座谈会;开展鲁菜海鲜美食烹饪展示交流活动和威海海鲜美食月活动;举办威海食品国际博览会海鲜美食节活动;在国际沙滩音乐节期间举办世界海鲜美食嘉年华活动;在全市旅游饭店业开展“四季威海 康养福地”健康养生主题宴会推广月活动;2019中国美食烹饪锦标赛-海参海带专项赛暨颁奖典礼、中国(威海)海参海带产业发展研讨会。通过举办系列活动,打造“中国海鲜·享威海”海鲜美食品牌,打响“到威海吃海鲜”的城市名片。2020年,将继续举办中国(威海)国际海鲜美食节活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挖掘餐饮文化内涵,打造地方特色美食,通过“美食+文化+体验”,提升旅游消费水平,丰富群众夜间休闲生活,形成全城狂欢、全城过节的良好氛围。市商务局开展“精致城市·嗨吃威海”特色美食评选暨抖音挑战赛活动,举办4场餐饮主题沙龙,对80多家餐饮企业进行了业务辅导,100多家餐饮企业参加特色美食评选活动,晚报推出5.75个专版介绍参赛企业及菜品,申报的特色菜品200多道,抖音线上专题短视频播放量2.2亿次,最终对21家特色餐厅、28道特色菜品授牌。积极加入胶东经济圈文化旅游合作联盟,将“威海千公里山海自驾游产品线路”纳入“山海深呼吸·胶东健康游”七日游主题产品中,胶东五市优质文旅资源的捆绑合力,进一步扩大了我市文旅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开展民俗非遗宣传,挖掘“渔民开洋 谢洋节”、“李龙山会”、“仙姑顶庙会”等民俗节日及“乳山大秧歌”、文登“串黄河”、荣成“渔民号子”、“渔家秧歌”等非遗项目作用,打造地方特色民俗活动,形成地域特色文旅资源。 感谢您对推进我市文旅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下一步我们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文旅行业复工复产,抓住特色文旅产品、优质文旅服务、鲜明地域特色等中心环节,奋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精致城市 幸福威海”做出积极贡献。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7月7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