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代表建议>2020年
关于打造我市民俗旅游村,推进美丽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1-03-24 10:11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人大字号:[ ]


前期,我们对临沂竹泉村、温州洞头东岙村以及花岗村等民俗旅游美丽乡村进行了考察调研。共同特点是:本地特色突出;因势顺时而动;旅游项目丰富;经济效益良好;策划亮点突出带动发展后劲足。通过了解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我市文化与旅游存在的问题,借鉴省内外先进民俗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就如何发展旅游业,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建设乡村生活共同体,支持乡村旅游,创新特色农业产业等,提出意见建议。

建议内容:

西环山路打造成“圣境山区民俗旅游线”;沿海千公里海岸线则精心打造“幸福海岸民俗旅游线”。一海两线交相辉映,犹如腾飞的翅膀,带动全市休闲绿色经济发展。  

一、“圣境山区民俗旅游线”,主要考虑这条干线以山区为多,途经的圣经山连同其北边的昆嵛山历来被道家视为大化仙境。金元时期,王重阳收邱处机等“七真人”为徒,在此传教布道,创立了道教“全真派”。王重阳也因此得成正果,成了“全真派”开山鼻祖,圣经上则成了“全真派”的发祥地。因此,我们建议取圣经山的首字“圣”字,再加上优美仙境的“境”字,组合而成“圣境山区民俗旅游线”,从而打造我市具有美丽乡村含有道教文化的圣境休闲旅游民俗村。

二、“以三面环海一面着陆的特性打造市区15分钟郊区度假游”。孙家疃镇、张村镇、羊亭镇、温泉镇、崮山镇,被保护下来不拆迁的村,如何修旧纳新,不仅仅是一村一貌,而且村村有特色亮点;不仅仅把威海的茅草房、石头房、威海卫民居、红瓦四合院、老洋房重现,还要有现代化建筑;不仅仅是保留老树种老花卉还有生活化菜果;不仅仅是环保好环境好,还要精致和国际化的康养、度假、文化践行的新农村。

具体措施:

一、创树民俗村样板。树立样板村,以此带动“圣境山区民俗旅游线”、“幸福海岸民俗旅游线”两线齐头并进。从考察的民俗村来看,只靠民俗吃住是留不住客人的。因此,我市应在丰富民俗村内涵上下功夫。从西环山路来看,有高区、文登区和乳山市三个行政区域。三个区域应挖掘潜能,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各自发挥各自的特长。发展民俗村应具备以下特点,第一要素多元化;第二形式多元化;第三投资多元化。做到四个坚持,坚持特色突出,坚持民间投资为主体,坚持品牌导向,坚持规划政策引领。

在西环山路沿线民俗村的工作指导上,我市应由点到面逐步发展。建议沿线高区、文登区和乳山市首批民俗村各选3——5个村试点,三个城区的负责同志应进行前期调研,根据本村的历史特征、传统文化、农业特色、果业特色、民俗馆、博物馆打造能力和村委一把手的驾驭带头能力,等等,审慎做出标杆样板决策。

二、深挖自主特色。在西环山路沿线高区、文登区和乳山市三个城区,创建民俗村应各自深挖历史内涵,重要突出独特的风格特色。首先要打造品牌效益,洞头东岙村林振平书记和我们说民俗村打造,第一重要的是品牌效益,他们的好多品牌都是省一级和国家级的授予称号,含金量相当高。沂南竹泉村也同样以省级、国家级的品牌效益创造民俗村国家前列、山东第一的奇迹。

高区的民俗村,具有距离中心城市距离近的优势,可以考虑以服务中心城市为主,以招揽中外游客为辅的战略,以不同的采摘品种为吸引力,挖掘历史内涵,修复创建民俗村的古建筑、古祠堂、家庙和其他历史建筑文物、人物,以丰富民俗村的文化内涵。文登则具有道家“全真派”发祥地、“文登学”的历史地位,应着重发扬道教文化,树立西环山路“圣境”核心,打造的民俗村,应参照安徽宏村、西堤的乡绅、对联文化,挖掘“文登学”人的秀才、举人、状元等历史内涵,把民俗村融合入“文登学”人、乡绅的境界,让游客在吃喝玩乐的氛围中,感受传承文化和乡愁情怀的磁场。同时,市文化部门可邀请、鼓励威海籍的书法家、威海美协、书协名家义务提笔创作,为文登民俗村恢复“文登学”而造势(安徽宏村、西堤家家都有祖传中堂)。乳山则应立足胶东育儿所、母爱乳山、山景海景为主线,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红色文化村。政府在接待计划中应建议全国在乳山红色教育基地学习的党政军学员,都要在乳山红色教育基地的民俗村以及附近的民俗村住上一夜,感受胶东乳山乳娘的历史丰碑和母爱的伟大,为老区革命功臣的后代献出一份感恩的爱来。

三、揉活投资方式。应做到两个避免,一个应避免政府投资。做到政府只出台政策,不进行资金投入。另一个应避免民俗村一哄而起,同类竞争,没有特色而出现风险致以尴尬局面。沿线创建的民俗村应以民企投资为主,带动全村参与。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允许民企、民间、个人投资者对民俗村的1/3老屋进行修复开发,其余2/3则引导村民进行参与经营,提高经济收入。亦可在村民委员会全会表决,由投资者建设新村,全村村民搬迁新村,采用由投资者专营的沂南竹泉村模式。总之,在民俗村资金投入上,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比较好。在建设主体上采用多措并举、内外并举、双管齐下的方式,可以自己村自己建设,亦可对外招商与村合作的方式,还可以民间独资的方式参与。在招商过程中,政府应强化运营支持,不可简单招商圈地。应以保护老村旧宅为主,依旧修旧,防止一个模式,千篇一律。所定位的民俗村应在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格上下功夫。

四、加大扶持力度。在扶持政策上政府应加大力度。政府应加大力度,对国家支持的项目,如东岙村争取的国家海洋环境修复、省级古村保护、省级花园村庄的项目资金补助,让东岙村如虎添翼,得以迅速发展壮大。我市应高度重视上级项目资金支持,用于精品民俗村的建设。对我市首批打造的样板村,政府应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强力支持。在适当的时机,协助民俗村推进省级、国家级品牌创建,以此推动样板民俗、民宿休闲旅游的品牌效益,带动整个“圣境山区民俗旅游线”、“幸福海岸民俗旅游线”的民俗、民宿休闲美丽乡村发展,提升两个沿线村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作为长期工作,一定要让主要领导不仅是思想重视,应该增加到考核上。

五、继续加强人才招引。让真正有能力的各个层面的人才加入专家资源库。如民俗家、建筑师、旅游专家、威海故事、运营商、策划师的记录者等人才的挖掘。让年轻人走进农村,让非遗传承、文创等创业孵化在农村,让打卡地,网红地因素落地农村,让公益项目走进农村,组织建设亮点带动社会组织发展,让项目通过互联网形成经济链条,带动新农村发展。借鉴贵州毕节现象,广州、重庆等周围街区打造,让农村不再是待消亡,无50岁以下人员的无经济无消费。

(北京同仁堂威海连锁药店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辉华、威海市飞扬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李世刚、威海中韩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静)



答复内容:

尊敬的高辉华代表:

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51号《关于打造我市民俗旅游村,推进美丽新农村建设的建议》的建议,我局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针对您的建议,我局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关于山海景观大道建设和民宿发展的工作计划中,充分讨论您的建议融入各项工作中,结合目前我们正在推进的工作,答复如下:

一、积极打造山海景观大旅游圈

高质量编制《威海市千公里山海景观自驾旅游公路创意策划》,用1008公里环山路和环海路,全面整合串联全市优质旅游资源,规划建设观景平台、自驾车驿站等配套设施,打造9大综合服务中心,策划精品自驾旅游线路,打造一批网红打卡点,将自驾旅游公路打造成为全域旅游的支柱产品。通过举办首届自驾游大会和“百城千家万车驾游威海”等活动,促进威海市自驾游产业升级,延伸自驾游产业链,树立威海自驾游在省内龙头地位。

二、积极推进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建设

沿着西部环山线及东部环海线,通过项目带动、整体打造等多种模式,打造了一批相对集中、业态丰富、拥有核心吸引物与综合竞争力的乡村旅游集群片区。重点打造了集生态观光、文化旅游、休闲采摘、禅修康养、体育赛事、旅游服务六大产业板块于一体的里口山乡村旅游度假区;依托山东文登抽水蓄能电站、樱桃谷小镇、无染寺等项目,规划打造了集生态山水观光、美丽乡村游览于一体的界石镇樱桃谷旅游片区;依托汤泊温泉、大溪谷文化创意小镇、天福山红色教育基地、东杜梨采摘园、颐阳酒业工业旅游等项目的优化结合,规划打造了集温泉康疗养生、红色文化教育等于一体的温泉养生旅游片区。依托圣经山、昆嵛健康养生示范园、威高生态园、大英汤温泉等项目,规划打造集道家文化体验、生态山水观光、美丽乡村游览等于一体的圣经山道教文化旅游片区。依托山海优势,打造了具有花村车脚河、画村牧云庵、渔村大鱼岛等“一山一渔一花一画”的全城旅游品牌,打造了港湾街道片区。重点依托泓泰、东楮岛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及东楮岛海草房民宿集群、东墩谷牧旧居、甲子山茶文化产业园区等打造了宁津街道片区。充分挖掘红色元素、民俗资源优势,通过修复红色密营下石硼、桃源古村东尚山及青山、井乔家等基地沿线红色革命旧址,与马石山、胶东育儿所红色教育基地串点成线,致力培育了红色教育、乡情记忆、特色餐饮、精品民宿项目等红色旅游要素,打造了乳山红色教育示范区。依托高区五十一号农场、青旺现代农业科技园等一批重点乡村旅游项目,打造了苹果产业聚集区。

三、积极培育乡村文化旅游特色村

依托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全省精品旅游镇村评选工作,重点打造了环翠区张村镇王家疃村、文登区高村镇慈口观村、荣成市烟墩角村、乳山市下石硼村等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旅游特色村。目前,王家疃村充分整合文化旅游资源资源,建有广福寺、和合塾国学馆、何长峰美术馆、乡村美学堂公益培训基地、琴舍民宿、柿园民宿、悦己萱咖啡厅、60余亩的果蔬采摘园、10余家“好客人家”农家乐,并建有山东省首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和山地自行车骑行绿道、赛道。慈口观村打造以“温泉民宿”为特色的慈口观田园综合体,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威海郁竹苑轩置业有限公司,对保留至今的晚清民房加以改造利用,打造了“一房一院一特色”温泉主题的院落式民宿。烟墩角村发展以天鹅湾为主题的大天鹅特色旅游文化,依托大天鹅、海洋、海草房、花斑彩石等资源,打造了以“冬赏天鹅、夏游牧场,吃渔家饭、住海草房”的旅游品牌。2019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6000多万元。下石硼村通过挖掘红色故事,征收古房,恢复重建了枪械维修旧址、秘密医院、兵工厂、被服厂、北海银行、新华制药厂等7处红色遗址,投资1000余万元用于村内生态资源开发,打造浑然一体的“小三峡”休闲徒步观光体验区,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企业带动、“文农旅”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四、加强特色村招商工作

邀请三郡置业对荣成市牧云庵、车脚河、大庄许家、中我岛等村的民宿进行考察,邀请中投文旅赴乳山市杜家岛村、海阳所村就康养旅游情况进行考察,寻求合作意向。编制《威海市文旅产业招商手册》,将荣成落凤村民宿项目、乳山市宫家岛综合开发项目、乳山市王家庵旅游基地项目、乳山市小青岛和南黄岛旅游开发项目、乳山玉皇山后村美丽乡村项目、临港西李家夼美丽乡村及民宿项目等纳入招商手册,在赴陕西招商及其他招商活动中加强对乡村项目的招商力度。积极推进大庄许家村与陕西袁家村合作,目前合作意向正在进一步洽谈中。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针对民宿发展,文登区出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扶持意见》,对于新评定为三星、四星、五星级民宿的限额以上企业,每个床位分别按3000元、4000元、5000元标准给予建设单位资金扶持;荣成市正在制订《荣成市精品民宿扶持办法》,拟对精品型民宿每户给予一次性扶持5万元;乳山市出台《2020年鼓励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对符合精品民宿规范标准的新建和改造提升的乡村民宿,10个房间以上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依托山东省村庄景区化培育工作,我市拟在全市30个村开展村庄景区化培育工作,通过培育,丰富村庄资源、提升旅游服务配套及服务水平,目前省厅已将该项扶持资金并入涉农资金,下发至我市,各区市正在根据村庄景区化培育计划积极争取资金。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推进村庄景区化培育工作,切实以此为抓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深挖村庄文化内容,把我市30个村打造成资源丰富、配套齐全、服务优质的特色民俗村。在原来民宿调查的基础上,继续加大调查力度,进一步摸清民宿底数,同时突出地域主题风格,打造主题突出的民宿集群片区;依托山东省精品旅游镇村评选工作,调动村庄积极性,进一步深挖村庄民俗特色,创建民俗村样板。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7月16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