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三所大学师生就医难问题的建议 | ||||
| ||||
建议内容: 目前科技新城三所高校:威海职业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在校生两万余名,但由于高校编制和引进人才对学历和职称要求较高,故目前三所高校均存在医务室人员配备不全,而科技新城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初村医院位置较远,学生夜间就医难。加上学校人群密集,学生又多是急症,急性传染性疾病易于扩散。三所院校均与市内各医院联系过,但因目前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工作任务繁重,很难再抽出人力物力满足数万名师生的医疗需求。学生一旦出现急病,只能等待或者呼叫救护车去医院就医,非常不便,也成为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 三所学校位置非常集中,建议在三校邻近地段,由政府出面协调、建设较为规模稍大的卫生服务机构,集中调配值班人员,满足师生的医疗需求,让师生得到及时治疗,让家长放心满意。 (山东海富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房 强) 答复内容: 房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三所大学师生就医难问题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目前科技新城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科技新城常住人口约2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6万人,高校在校生2万余人,主要为威海市职业学院、威海市食品药品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辖区内现有两处医疗机构,一处是威海市中心医院高新区科技城分院(初村镇卫生院),为政府办非营利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位于初村镇山海路,占地约10657平方米,建筑面积4682平方米,实际展开床位100张(达到了二级医院的床位标准);一处是威海瀚正医院,成立于2020年4月23日,位于初村镇山海路翠山街6号,占地约24236平方米,建筑面积12324平方米,是一所二级综合性民营医院,核准床位100张,目前正在试运营。两所医院主要满足初村和双岛区域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需求,目前科技新城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仅1张,远未达到“到2020年,我国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6张”的要求。 (一)初村镇卫生院建设情况 2016年,威海高区管委与威海市中心医院签订协议,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等方面的壁垒,开展紧密型医联体试点,携手共建威海市中心医院高新区科技城分院(初村镇卫生院)。经过三年来的运营管理,实现了医疗服务能力的全方位提升,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同质化诊疗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完善科室设置,充实人才技术力量配备。威海市中心医院充分发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人才、技术、管理上的优势,在卫生院原有科室的基础上,新增眼科、耳鼻喉科、麻醉科、急诊内外科、中医等专业诊疗科室,进一步填补了专业和技术空白。中心医院派驻临床科室负责人、专家和技术骨干以常驻和轮班相结合的方式至分院开展服务,充实内、外、妇、儿、急诊、中医、眼科、耳鼻喉科、护理等科室人员配备,在中心医院专家和技术骨干的支持下,初村镇卫生院不仅可开展电子胃肠镜、腔镜下以阑尾、肛肠、疝气等为代表的常规手术,外科三级及以下手术均可顺利开展。 2.开通“双向化”转诊绿色通道,服务百姓就医。为方便百姓就医,医院开通急诊、会诊绿色生命通道,辖区患者可乘坐分院免费通勤车辆到中心医院进行会诊、检查和治疗。同时,为进一步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降低手术风险,减轻医疗费用,对于三级以下手术,初村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提前预约本部专家、调配手术资源于分院开展手术;对于复杂的大型手术,中心医院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分院患者到院本部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安全期转回分院,全程救护车辆免费接送,真正实现了“小病在基层、大病到三级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2019年,科技城分院完成手术1000多例,门诊量达到3万多人次,年上下转诊病号300多人次。 3.信息资源共享“一体化”,提高诊疗效能。初村镇卫生院实现了与中心医院信息一体化管理,如心电检查通过区域心电数据中心将资料远程传输到本部,5分钟之内即可获得专家出具的诊断结果;基础检验标本,分院即收即查,高端检验标本,每天由通勤车运回中心医院临检中心,结果即时通过内网传输,可在分院查看打印,等待时间大幅缩短,检验质量和档次显著提升;影像科也与中心医院信息系统连接,实时进行影像资料传输和诊断分析。 4.强化应急急救能力建设。目前医院医疗设备配置和急救设备配置正逐步齐全,专业技术力量在威海市中心医院本部的支持下逐步充实。医院配置有2辆救护车,其中1辆纳入威海市120急救中心统一集中调度,在接到急救呼叫后,能保证白天2分钟、夜间3分钟内出动,可为包括三所高校师生在内的科技新城区域居民提供急救保障服务。2019年,医院门急诊36634人次,较2018年增加7%;120急救出车1224车次,较2018年增加18%。 (二)威海瀚正医院建设情况 威海瀚正医院核准床位100张,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科、中医科、康复科、眼科、耳鼻喉官科、口腔科、麻醉科、预防保健科、病理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科室,现有医师37名,护理42名,医技3名,药师5名。医院完善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设施,可为周边居民、在校师生、企事业职工提供体检服务;急诊科可以开展突发疾病急救;内科可以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重点发展心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肿瘤科等患病率高、对人民身体健康影响大的科室;外科重点发展骨科、普外科、神经外科等突发性强、急救要求高的科室;妇产科重点发展妇科体检、妇科肿瘤筛查、常见妇科手术等项目;中医科重点发展中医内科、针灸科、理疗科等项目;康复科重点发展脑卒中后遗症、外伤后遗症、脑瘫、帕金森病等康复项目;眼耳鼻喉科、口腔科开展常见疾病的诊治。目前该院正根据试运营情况,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调整医疗服务内容,为周边群众提供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科技新城及周边地区优质医疗资源不足问题,根据您的提案建议,结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我市已对该区域进行综合规划,开展如下工作: (一)规划设置1处三级医院 计划在双岛湾科技城千山路南,双岛路东,建设威海高区双岛湾医院。医院性质为民营医院,以心脑血管疾病、骨科、康复、美容等专业为特色专科,目标是建设成“大专科小综合”的三级专科医院。医院计划投资7亿元,占地90亩,床位570个,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医院周边计划把投资33亿元配套建设90万平米的科研中心、医养公寓、专家公寓、社会养老、康养社区、配套服务等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医疗与养老为一体的医养结合综合医联体。该医联体以美国佛罗里达、美国休斯敦西南纪念医院等国际医院为依托,力争打造一个与国际接轨的高端医疗联合体。目前,该项目正在征用土地。 双岛湾医院项目建成后,可为科技新城地区20余万人口提供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届时科技新城区域内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7.7张,将有力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满足周边居民和高校在校生就医需求。 (二)推进城市医疗保健集团建设 为进一步深化综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全市医疗资源科学分类整合、网格化布局,2020年5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威海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组建医疗保健集团,整合型、网格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框架逐渐形成。科技新城附近医疗机构,如初村镇卫生院、威里医院等,均纳入威海市中心医院城市保健集团,实行市县镇村一体化管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形成城乡一体化、服务同质化、管理网格化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管理模式,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按要求合理规划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期完成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建立县、镇、村上下贯通的职业发展机制,配齐配强乡村医生,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同质化,显著提高公平性和可及性。目前城市医疗保健集团建设,作为我市的重要民生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将充分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7月10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