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 有序 有效 有力 扎实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 ||||
| ||||
乳山市现有县级以上人大代表310名。换届以来,乳山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践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着力创新代表新机制,搭建代表活动新平台,不断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全程监督问效、协同监督等4项工作经验先后被省、威海市相关领导批示肯定,被全国人大、省人大等刊发推广;我市被省人大确定为基层联系点。谋划和做好新时代的代表工作,我们的体会是要做到“有心、有序、有效、有力”四个方面。 一、有心,就是重视代表、敬重代表,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和依托,只有从内心里重视代表、敬重代表,人大工作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乳山市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务代表”的理念,通过在感情上亲近代表、在联系上靠近代表、在工作上贴近代表,让代表感到有地位、有价值、有依靠、有收获,切实把代表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把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一是在感情上亲近代表。持续开展“两个一遍”联系走访代表活动,每年市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将所联系的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全部走访一遍,届内每名班子成员将所有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走访一遍,目前已对全市280余名人大代表进行了3轮走访,收集代表意见建议110多条,帮助代表解决实际问题30多个,有效拉近人大常委会与代表之间的距离。二是在联系上靠近代表。建立健全重点工作信息通报制度,通过召开座谈会议、开展人大代表进部门活动、向代表寄送政情资料、借助微信群和公众号等方式,持续深化与代表之间沟通交流,及时通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情况,不断增进人大代表对全市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的了解。三是在工作上贴近代表。创新评议评价工作制度,每季度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全市重点工作测评会,每半年组织全体人大代表对“一府一委两院”和其他市属部门分别开展综合评议,每年底对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及“一委两院”副职述职评议,评议结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推动部门工作提质、代表满意度提高。2022年以来,先后4次组织代表对相关工作进行测评,满意度提高到96.3%。 二、有序,就是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机制创新,搭建代表参与平台。代表履职不只是年初参加几天的人代会,更重要的是常态化参加闭会期间活动;组织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也不是零敲碎打,而是注重系统谋划,搭建四梁八柱,以完善的工作平台来承接代表日常履职活动。乳山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不断健全细化代表工作各项机制,完善代表履职平台,推动代表工作有序发展。一是搭建日常活动平台。建立代表活动“1+3+4”工作机制,切实让每名代表每年参加1次全体代表大会、3次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集体活动以及4次代表小组活动,有效保障代表知情知政、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权利。2022年以来,960多人次代表列席或参加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专题视察调研等活动。二是搭建监督工作平台。为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增强人大监督实效,探索开展“同行式”监督、协同监督等模式,引导各级人大代表从过去“躬身一隅”到如今“躬身入局”,进一步扩大人大代表对监督工作的参与渠道。2022年以来,“同行式”监督工作经验被威海市委主要领导同志批示肯定,并被省委改革办发文推广;通过协同监督累计向纪委监委移送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80多条,通报日常监督信息4期。三是搭建实践参与平台。高标准规划建设1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展示中心,以及国有自然资源管理、代表意见建议办理等4个分基地,规范化提升15个镇级代表工作站,构建了“1个中心+4个分基地+15个工作站”的代表工作平台网络,为代表履职、发挥作用夯实了载体平台。四是搭建专业活动平台。在按属地将省市县三级代表全部纳入17个代表小组的基础上,今年又探索组建了财政经济、农业农村、社会建设、青年企业家等7个专业代表小组,充分发挥代表的专业特长,提升代表小组活动的专业性和吸引力。 三、有效,就是丰富活动形式、激发代表活力,提高代表活动实效。能不能解决问题、可以解决多少问题,是检验代表活动成效的“试金石”。乳山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市委关注、部门关心、群众关切的问题,不断创新代表活动载体,让代表活动既内容丰富、有声有色,又突出实效、发挥作用。一是坚持与市委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按照“深度融入中心、全面服务大局”的理念,积极响应市委“高质量发展攻坚年”和“五争四提三突破”行动的部署要求,常态化开展“汇聚代表合力 助力招商引资”、“金点子·好建议”征集等系列活动,发挥代表资源优势,扩大招商引资线索,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组织代表深入企业调研,发放调查问卷1425份,收集反馈各类招商线索98条,征集“金点子、好建议”156件。二是坚持与部门重点工作同步发力。聚焦制约发展、影响工作推进、妨碍法律贯彻实施的痛点堵点问题,注重与部门的沟通联系,引导代表积极参与民生实事项目、国有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监督工作,切实发挥“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支持”的重要作用。比如,围绕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探索“全程监督问效制”工作法,从受理分类、措施商定、监督检查、综合评价和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闭环管理,确保代表意见建议件件有人管、事事有回音。在视察全市文旅融合发展情况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图文直播,实现了代表活动与部门工作同行助力,相关新闻作品在省人大获评新闻奖。三是坚持与群众关切互促共赢。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每年确定1个主题,组织开展“仁达”公益品牌创建活动,鼓励代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彰显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2022年围绕“抗击疫情”主题,先后有代表5000多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累计捐款捐物260余万元;2023年围绕“同心筑梦护未来”主题,组织开展活动30余次、600余人次,累计捐款捐物40余万元;今年围绕“施己所长 智惠桑梓”主题,鼓励人大代表立足岗位、发挥特长,广泛开展经验推广、技艺传授等活动,目前已开展活动5期,视频点击量达10万多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持续开展“千名代表听民声”活动,每名人大代表至少与20名群众开展常态化联系,依托代表联络站,每月固定一天进站接待选民,广泛了解民情民意,进一步密切代表与选民之间关系。今年以来,已有180余名人大代表进站接待选民1500多人次。 四、有力,就是强化服务保障、增强代表意识,激发代表履职热情。人大工作开展靠代表、水平看代表、潜力在代表,人大代表履职能力的强弱直接反映了人大工作的基本情况。乳山市把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作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抓手,持续强化教育培训、服务管理、激励引导等措施,引导各级人大代表提能力、增动力、添活力。一是强化教育培训,让代表有能力。采取集体学习、以会代训、外出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代表加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人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邀请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领导授课,专题学习代表履职经验及如何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等内容,为代表更好地履职打下了坚实基础。2022年以来,先后组织培训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2600余人次。二是强化履职管理,让代表有动力。全面开展代表述职评议活动,每年组织所有人大代表向选区选民报告年度履职情况,接受选民评议,增强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开展代表履职纪实评价活动,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赋分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评选优秀人大代表、推荐代表连任的重要依据。三是强化激励引导,让代表有活力。探索建立代表“建功立业”红榜制度,组织开展优秀人大代表评选宣传活动,在乳山电视台开设专栏进行集中宣传,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增强代表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代表的比学赶超和创先争优意识。2022年以来,评选表扬优秀代表60人次,“红榜”上榜代表81名,宣传优秀人大代表做法被省人大评为好新闻。 (乳山市人大常委会)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