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代表工作>工作动态
坚守为民初心 积极履职担当

发布日期:2024-08-30 14:35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人大字号:[ ]


当选人大代表,这既是一项崇高的政治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时代责任。任职以来,我时刻牢记党的嘱托,认真履行代表职责,持续提升履职质效,用苦干实干和显著的成绩交出了一份党和人民满意的履职答卷。

一、强化政治意识,持之以恒开展履职学习

作为一名新任人大代表,开展履职学习是我的首要政治任务,也为我依法履职、有效履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平时,始终保持“学履职、履职学”的动力,积极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履职学习培训班和崖头街道人大工委组织的代表小组专题学习,既深刻学习领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也熟练掌握了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知识点。在履职学习过程中,主要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向书本学习。深入学习《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坚持阅读《山东人大工作》《人民权利报》等人大系统报刊以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情况和全市经济发展情况通报,提升找准人大代表履职内容和履职重点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向代表学习。逐条学习研究“代表履职提示十二条”相关内容,按时参加人大代表“新老结对、区域分组”履职活动,主动与进驻人大代表工作站的24名省、威海、荣成三级人大代表交流履职经验。

二、依法行使权力,提升履职尽责效能

任职以来,我时刻关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通过开展“选民接待日”、入户走访、遍访商户等活动征求群众意见,先后提出“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解决老旧城区乱停车”、“推动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等8条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好建议、金点子,得到了承办单位的充分认可和积极回应,其中“推动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获评年度优秀代表建议,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通报表扬。

主动响应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代表履职活动的动员部署,积极参加社会救助和信用进社区专题调研、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代表视察、代表建议督办、代表工作站队伍建设、代表小组集体履职等活动15次,其中“推动信用信息在居民工作圈和生活圈各领域内的双向对接、互联互通”和“建立‘联动处置+吹哨报到’网格处置机制”的建议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高度肯定,分别写入了专题调研报告和视察报告。另外,我还列席了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人大专门委员会会议和专业代表小组会议,丰富了履职经历,开拓了履职眼界。

三、立足本职岗位,擦亮社区治理品牌

作为一名在社区工作的人大代表,我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严格落实市委“五位一体”社区治理共同体总体部署要求,不遗余力地做好本职工作,积极投身社区的服务与管理,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幸福之家”。

一是在共建共享方面下功夫。牢固树立共享理念和开放思维,凝聚多方力量参与共建。因地制宜设置6处不同主题的“邻里会客厅”,打造多元化居民议事阵地,服务居民2000余人次。依托会客厅多次开展“荣归故里·金牌合伙人”下午茶畅聊活动,牵头组建河西信用商家爱心联盟,从13家发展壮大到245家,引导商家认领社区治理项目、与社区建立亲密“伙伴关系”,五年来共为社区提供信用礼遇800余件和109万元的信用物资、基金。精心打造社区暖“新”驿站,为外卖小哥群体提供休息热饭、充电歇脚等服务,聘请19位外卖小哥加入流动“小巷管家”,推动上报巡查问题60余件,扩大合伙共治“朋友圈”。

二是在居民自治方面下功夫。抓牢党员“双报到”工作重要环节,有效促进业委会、楼长、单元长队伍中的党员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健全完善“培训+指导”工作机制,对“小巷管家”队伍开展赋能充电培训18场次,为群众处理解决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政策咨询等问题700多个,化解居民矛盾纠纷200余起。充分发挥“信用+志愿”重要激励作用,助力公益厨坊项目建设、运营,近年来,共收到商家、居民等合伙人捐款捐物25万余元,服务老人达2.3余万人次。

三是在精准服务方面下功夫。推进“信用+契约化”管理,拓展项目化运作思路,围绕“衣食住行”开展常态服务,设计实施康乐坊、洗乐缝艺坊等一批优质便民服务项目,成立“巧厨娘”等13支志愿服务队伍,联合供销社、嘉盛、农产品名村等共同探索打造线上线下“幸福公社”社区市集,与市场监管、人社、信用商家共同打造伯乐人力资源服务大集,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

时代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未来。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我将始终怀揣着对党忠诚的赤心、对人民深厚的情感,依法履职、勇毅前行,为全面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荣成市人大代表,崖头街道河西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陈芳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