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丨尹力军:甘做公益路上的“引航人” | ||||
| ||||
8月13日上午,荣成市启航爱心餐厅内,第一笼包子准时出锅,香气四溢。忙活完自己的工作,荣成市引航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尹力军照例赶来帮忙,摆摆餐具、盛饭……不一会儿,近20份热气腾腾的午饭已端上餐桌。 除了是志愿者协会会长,尹力军还是山东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这使得他牵头打造的爱心餐厅,不仅是一个公益项目,更成为直通民心的履职窗口,“暖胃”亦“暖心”。“大家身边有啥难事、烦心事,趁着吃饭的工夫都和我唠唠。”尹力军说。 近年来,尹力军将志愿服务与人大代表的履职尽责有效结合,通过一系列小、散、活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在基层一线架起连通民心的“暖心桥”,用脚步丈量民情,心贴心,零距离,让累计超10万人次群众受益。 17支专业队伍打造志愿服务公益矩阵 当天上午10时40分,前来就餐的老人们陆续走进餐厅。对于他们的饮食喜好,尹力军早已记在心中。“石大爷不能吃辣,别送错了。”“赵大爷腿脚不好,格外关照一下。”他一边上菜,一边叮嘱着其他志愿者。 启航爱心餐厅专为80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餐食,退役军人等群体也能享受就餐优惠。这里的饭菜每周换着花样做,让老人们吃得营养又健康,成为不少老人心中的“暖心食堂”。“我今年83岁了,爱心餐厅帮我解决了吃饭这个难题,现在吃得饱、吃得好,心里美啊!”前来就餐的许大爷说。 近几年,有空就来爱心食堂“打杂”,周末组织大家去养老院包饺子,或去滨海公园沿线海滩开展海洋环保海岸清理活动,尹力军几乎没有过休息日,一心扑在公益项目上。 提起做公益这件事,得从尹力军2007年结束12年军旅生涯转业回到地方说起。工作之余,尹力军喜欢和朋友徒步登山,沿途力所能及地帮助有需要的群众,并萌生成立民间公益组织的想法。 此后,靠着一腔热血和数年坚持,尹力军带动包括出租车司机、导购员、教师、退休职工等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其中。到2013年,他带领的爱心公益组织成员已有千余人。 2015年,荣成市引航爱心志愿者协会正式注册成立。从组建省内第一支“义务交警”文明礼让志愿服务队,到打造阳光助学、蓝色文化宣传、紫色义务消防等17支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尹力军成为了荣成市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的先行者。 两年前,热心公益的尹力军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当选山东省人大代表。在发挥资源优势,传递党的声音、收集民意、纾解民忧的同时,他将志愿者协会打造成代表履职尽责的综合平台、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把群众难事、期盼的事转化为代表建议,推动问题解决。 有残疾群众反映,每年体检出行不便,尹力军就近发动社区志愿者结“对子”,约好时间,上门服务。部分社区人力不足、志愿服务成效不明显,尹力军带领协会主动与街道对接,帮助3个社区设计6项常态化公益服务项目,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对于群众通过志愿者协会和爱心餐厅等平台反映的问题,只要能解决的,我们会第一时间发动志愿者帮助解决。对于不能解决的,就第一时间求助有关部门,给予精准答复。”尹力军说。 “不能等,也等不起”全年活动超3000次 在志愿者协会众多公益项目中,“集结号”关爱老兵项目让尹力军格外动容,感触最深。 志愿者协会于2018年启动“集结号”关爱老兵项目,尹力军和志愿者们在荣成寻找抗战、抗美援朝老战士,与他们建立常态化联系,最初计划每月走访一次。可一次遗憾的经历,让尹力军作出了改变。 几年前,荣成市寻山街道有位93岁的老战士,平时一个人住。尹力军带着牛奶、羽绒服、拐杖去看望老人。但老人说自己啥也不缺,就是家里没个动静,心里憋得慌。回来后,尹力军补习了历史知识,心想再去就能和老人聊他曾经参加的战役……然而,老人却没能等到和尹力军的下次见面。 这件事对尹力军触动特别大。“这些老战士大都是80岁以上的老人。不能等,也等不起。”尹力军说,“120多个老战士,从我们走访慰问开始,现在只剩下13个了。”后来,尹力军改成了一周一走访,陪他们走好最后一段路。 “不能等,也等不起”。如今,这份责任与担当延伸到了更多角落,赋予了更多意义——在成山大道路段,尹力军牵头组建的“义务交警”文明礼让志愿服务队,已成为“礼让斑马线”的风景线;“轮椅上的旅行”让残疾人朋友触摸家乡的变化;青少年海洋环保项目里,孩子们每周清理海岸线,正推动着生态之变…… “志愿服务不是一时兴起,要常态化坚持下去,努力汇聚起更多志愿服务力量,让温暖与关怀惠及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这是尹力军在创办志愿者协会之初说的话。如今,经过十年发展,志愿者协会拥有11200多名注册志愿者。在尹力军的带领下,他们平均每天开展公益项目活动6次以上,全年活动超3000次,持续惠及着越来越多的群众。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